专案组的日光灯在深夜依然亮得刺眼,滕艳兰推门而入时,看见张旭正对着台灯翻阅一本泛黄的笔记本。老刑警的花镜片上反射着冷光,将他的眼睛藏在了光斑之后。
她的目光不自觉地扫向角落里的李睿,他正埋头整理案卷,额前的碎发垂落,遮住了眉眼。滕艳兰的喉咙突然发紧,咖啡厅里贾滨夸夸其谈的画面与眼前这个专注工作的身影重叠在一起。一股酸涩的愧疚感从心底涌上来——她怎么能背着李睿去相亲?即使他们之间什么都没说破,但此刻却像做了亏心事般不敢直视他的背影。
李睿似有所觉,抬头朝门口望来。滕艳兰慌忙别开视线,指尖无意识地绞紧了外套下摆。灯光下,她看见自己的影子微微颤抖,就像她此刻摇摆不定的心。
“来了?”张旭摘下眼镜,揉了揉发红的眼眶,将笔记本轻轻推向滕艳兰。桌面上散落的咖啡渍和烟灰无声诉说着这个夜晚的漫长。“西昌县送来的,魏珊瑚的日记。”
滕艳兰接过笔记本时,指尖触到了封面上细小的凹凸——那是经年累月留下的指纹痕迹。翻开第一页,一股淡淡的樟脑味混着墨香扑面而来,像是打开了时光的匣子。前几页记录的尽是些柴米油盐的琐事:菜市场的价格、邻居家的猫、窗台上的多肉又长出了新芽……这些平凡的字句让滕艳兰胸口发闷,谁能想到写下这些文字的手,不久后会在车祸中变得冰冷?
“看今年一月。”张旭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滕艳兰快速翻动纸页,纸张摩擦发出沙沙声响,像极了秋风吹过枯叶。忽然,一页被荧光笔标记的日记闯入眼帘——1月7日。她的目光在字里行间穿梭,仿佛看见魏珊瑚戴着老花镜,在台灯下认真书写的背影。
仔细地看了一遍后,内心顿时波涛汹涌。魏珊瑚自从丈夫去世后,大部分的精力都扑在工作上,退休后,闲下来的生活让她有些无所适从。除了会去福利院义务地照顾孩子,魏珊瑚还喜欢上网。
“Y先生……”滕艳兰轻声念出这个突兀的网名,指尖不自觉地收紧。日记中的字迹从这里开始变得急促,有些笔画甚至划破了纸张。这个素未谋面的“Y先生”像一只无形的手,将魏珊瑚平静的晚年生活撕开一道裂缝。
1月17日的日记让滕艳兰后背沁出冷汗。魏珊瑚详细记录了“Y先生”提供的线索——哈市某处藏着拐卖儿童的窝点。字里行间透露出老人从怀疑到震惊,再到义愤填膺的心路历程。最令人揪心的是1月20日那页,魏珊瑚用颤抖的笔迹写道:“若此事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