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元老,帝王恩师,去给邪教头子写判词。
这怎么可能?
景隆帝当即大怒,“阮一鸣你不要胡说,付老乃朕的恩师,三朝元老德高望重,你不要胡说!”
“臣不敢!”
阮一鸣匍匐在地上做足了恭敬姿态,“陛下!臣岂敢!曹州知府与付老往来信件,正在刑部,相信刑部同僚很快就能鉴别出真伪,事关我朝文坛大儒,当世泰斗,臣!断然不会拿这件事开玩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阮一鸣的参奏与朝中其他人参奏分量截然不同。
如果说魏宣参奏谢宁,是小打小闹。
那阮一鸣参奏付博先,那就八成确有其事,而且不可能全凭一张嘴,没有完全的准备张口就来。
付博先年初腿疾复发,在家养病多时。
他唯一的儿子,任国子监司业。
他们父子又甚少在朝中经营关系,此时能主动站出来替他说话的极少,即便有皇帝的信任和重新撑着,但事关邪教谋反,谁又敢轻易染指掺和。
等待的时间分外难熬。
大约快过了一个时辰,刑部的官员才把七封信以及比对笔锋笔触结果送到皇帝跟前。
景隆帝一打开信件就知道这些信件,绝对是付博先亲笔。
付博先乃他的授业恩师。
伴随他走过半生,亲手扶植他登上帝位,可以说在他心里付博先的位置,仅次于乾元帝。
“这信朕看了,都是一些关于宗教礼法的理解,恩施与曹州逆贼并无犯上作乱之言语,也没有指使他成立邪教反叛朝廷。”
景隆帝起身不容反驳道:“这件事就先作罢,户部工部先以洪河灾患为先,今天就这样……”
就在众朝臣皆是狠狠松了一口气之后,景隆帝又道:“谢宁,等下你到辰光殿候着。”
谢宁一怔,转而道:“臣遵旨。”
散朝路上,谁也没敢就付博先与邪教叛乱发表一字言论,高识檐走在最前面,高云杰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如今高家,乃是高云杰在朝权柄最大。
他这个人政务娴熟,脑子也颇为聪明,善钻营,虽然与寒门一党处处针锋相对,但对自己人是没话说。
他错后半步,回头看了一眼拐弯到辰光殿谢宁的背影,“高识檐,陛下见曹百熊,竟然没叫了你去?”
曹百熊如此重臣,敏感人物,定然是要与皇帝先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