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的私生子。
即便如此,这般厚待也太过分了。
臣妾虽居后宫,但也听说父皇授予他骠骑大将军之职,地位高于众将。
如今又把允炆心仪的人另许他人,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朱标听罢,心中苦涩。
不仅是吕氏困惑,他自己同样迷茫。
然而,朱元璋心意已决,谁又能左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挥了挥手,敷衍道:“父皇重情义,朱政早年处境艰难,他心中有愧。
这种宠爱可以理解。
允炆只需忍耐一时,切勿心生怨恨。
要懂得宽容和包容。”
吕氏点头应下:“允炆一向懂事,只是今日难以接受。
臣妾定当尽力开导他。”
长久下来,他自会明白殿下的一片苦心。”吕氏听罢,连忙答应,心中稍安。
朱允炆一时情急失言,着实让她惊恐。
以她对朱标的了解,朱标对太祖最为恭敬虔诚,怎容许朱允炆如此抱怨?好在她及时阻止,朱标似乎并未对此事深感失望,此事也就告一段落,实属庆幸。
吕氏虽稍安心,却对朱政恨之入骨,此人正是罪魁祸首。
她本盼朱允炆迎娶徐妙锦,借徐家军中势力对抗朱允熥背后支持的蓝玉等淮西武将。
如今却被朱政横插一脚,打乱了她的布局。
但她并不气馁,尽管因太祖偏爱,他们母子对朱政无计可施,然而太祖年事已高,还能撑多久?一旦朱标的储君之位稳固,朱允炆继任太子,便可清算朱政的新仇旧恨。
吕氏表面宽容大度,内心却暗藏锋芒,在朱标耳边不断为朱允炆美言,试图改善其形象。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是朝会之后……
应朱标的建议,朱元璋在应天府郊外选定了一处佳地。
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手栽种土豆,并安排专人悉心照料。
若非距离皇宫稍远且时间有限,他几乎要亲自动手了,对旁人始终难以放心。
即便如此,他也时常出宫到田间巡查。
满朝官员亦是如此,有空便会好奇地前来观看土豆的种植进展,期待丰收之日。
毕竟亲眼所见才能消除心中的疑虑。
于是,应天府郊外的这片土豆田变得格外热闹。
不仅老朱与官员频繁往来,周边百姓也纷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