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英才,正如父皇所言,真是上天赐予的大才啊!
若是在今日见面之前,朱标对于是否让朱政继承皇位尚存一丝疑虑。
那么此时此刻,他已经完全确定。
此子必将成为大明未来的希望!
未来大明第三任皇帝,非朱政莫属!
朱标稍作沉思,忽然想起刚才朱政似乎话中有话。
于是再次开口询问:
“刚才你说对外要开疆拓土,甚至分封藩王,孤很认同。
那么对内呢?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对内?”
朱政微微一怔。
一抹浅笑悄然浮现在嘴角,朱政轻描淡写地说道:“其实很简单,只需做到六个字便可。”
“六个字?”朱标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迫不及待地追问,“哪六个字?”
“士农工商并重!”朱政想也没想,脱口而出。
随后,他目光灼灼地补充道:“依政看来,我大明百姓的职业,本无高下贵贱之分!士人固然重要,农夫亦不可或缺,然而匠人与商贾同样不可或缺!如今我大明,推崇士治、重农轻商,反倒对工商不屑一顾……这实在不明智啊!”
“此言怎讲?”朱标眉头微皱,似乎未能完全领会朱政的意思。毕竟,士农重而工商轻,早已是大明的定论。
对此,朱政早有准备,缓缓解释道:“适才殿下提醒过,文武应并举,不可偏废,此乃至理。那么士农工商,又何尝不该如此?难道唯独士人和农夫重要,工匠与商贾便卑贱不成?试问,一个国家若无士人治理,又怎能安定?若无农夫耕作,又怎能丰衣足食?
这两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工匠难道就无关紧要?若无工匠,天下人拿什么使用?士人手中无笔墨,如何治国?农夫没有工具,如何耕田?”
说到这里,连朱标也忍不住点头。确实,若无工匠打造的器具,各行各业都将寸步难行。不过他并未急于插话,而是静静倾听,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
“至于商人,往来南北,互通有无,作用虽然看似隐晦,实则至关重要。若无商人,天下人如何交易货物,满足所需?更何况,商贾创造的财富,远超殿下所能想象。只是如今我大明对商税征得少,才没意识到商人的价值所在!要知道,两宋之所以富庶,很大程度上正是依靠商人的税赋啊!”
停顿片刻,朱政饶有兴致地问道:“殿下可知,在两宋时期,那些被轻视的商贾一年缴纳的税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