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没有表演经验的剧组工作人员来说,会有种梦回高中的语文剧作课感,集体读剧本,体会剧情与人物,同时在脑海中会描摹具体拍摄时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
当然也不是单纯的文学欣赏,一切围读的目的都是为实际拍摄服务的,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小到男女主的一个发饰,大到某个重场戏的场景设计,每一件事都要落到实处,才能确保实际拍摄的效果,拍摄才能顺顺利利的进行下去~
分开说来,剧本围读对演员、导演、编剧、美术、服装道具师、制片方的前期准备上是有大大帮助的。
对于主要演员来说,剧本围读是介于剧本,和正式演出或表演之间的一种方式,没有服装化妆或者灯光的辅助,演员也暂时不需要在意镜头走位和场面调度,只需要分角色朗读剧本对白。
在对剧本过程中,演员通过熟悉剧本故事的来龙去脉和人物关系,找到中心事件和矛盾冲突点,并揣摩人物角色的心理动机、欲望、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物动作,乃至脑补内心戏与潜台词等。
演员、主创等可以将整个作品的创作意图,创作方向,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包括影像、节奏、影片气质等做一个清晰的梳理。
在全组还没有进入特别紧张的拍摄状态之前,所有人在一起对剧本将是对作品一次特别好的论证和修改探讨的机会。
在全组开机状态下再来磨合这些不适和矛盾,无疑也是对剧组开支的一种浪费。
拿《失孤》举例,《失孤》的导演就曾说过:一次对剧本可能会将一个原本80分的剧本上升到90分,可以避免所有的创作部门,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跑偏。
包括关宴华、徐骁在内的《失孤》剧本围读会持续了整整两天,在创作过程前后期,所涉及到的所有部门包括演员、导演、编剧、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服装师等全部都在。
两天的围读会后,他们发现原先剧本的140场戏是过长的,在已定的拍摄周期里无法完成,经过开会论证、研究,剪掉了近20场戏。
另一个,在研究是否要把其中一个场景挪到春运的火车站时,他们也在围读中否定了这一可能导致踩踏事故的拍摄方案。
《大逃杀》原定的电影时长也超过了2小时,有足足150分钟。
最后削减到现在暂定的126分钟。
演员在这个环节提前揣摩角色,通过台词表达人物情感,就会存在理解偏差而导致台词逻辑重音错误,这时导演给出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