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里面还有:“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荀子》里也有差不多的意思:“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人之大行也。”
《礼记》里面也有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 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左传》里对六顺的解释如下:“石碏谏曰:“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
这些都是相互的,没有你是我的谁,我就一定对你怎么怎么样,所以以孔孟为首的,真的冤枉啊,天大的冤枉啊。
后世多是“法骨儒皮”,不是儒家,他们只是不能说话了,但是并不愚昧。
恐怖的是,我在网上搜, Ai就直指《韩非子》,我说不是, Ai就立马改口,说出自《春秋繁露》,我又说不是, Ai又告诉我在《白虎通义》,我说不是,它又转回来说在《韩非子》里……
我又节选了网上虽然不知道出自何处,但是我很喜欢的这段原文里的其中一句话,它又说是《韩非子》里面的…我说不是,它又围着那几本书转圈圈,但是没有没有都没有。
我唯一查到的是《封神演义》里面多次提到:“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慈,子奔他乡。”
《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里,原文如下:“张良诉说已罢,微微冷笑,便道:「我王岂不闻古人云:『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正,子奔他乡。”
虽然这只是小说,但也可窥见一二,当时的人在吃人不吐骨头的世道里反抗,只是结果怎么样,我们都知道。
历史一直在进步,但女性一直都在被压迫,唐宋时期好一点,但自唐宋以后直接完蛋,封建中的封建。
而:“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我知识有限,这个没有查到出处,上网一查就说《韩非子》,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