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战阵上,人其实跟平时相比,是不那么理智的。对于士卒下的命令,越简单越好,不要让士卒去做判断。我们善待签军,战阵上签军可未必也会这么想。战前战后,若是问起他们,他们都不想打。但战阵上生死相对,士卒哪里还会分得那么清楚?会令我军犹豫,会令敌军疯狂,这种事情不能做。”
韩琦点了点头:“太尉的意思我明白,战阵上拿起刀枪就是敌人,将士不能犹豫。”
杜中宵道:“不错,正是如此。上阵就是杀敌,不要多想其他的事情。当然,不是战阵上,要对这些签军手下留情些。若是有人来投,多加照顾就是。说起来,还是钱粮。现在前线有五十余万大军,还有运粮的约三十万人之数。八十万人的钱粮,朝廷供得起。可再加上投来的签军,加上幽州百姓,供应就有些难了。若若人人有饭吃,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赵祯道:“中书说中原粮草不缺,养起来又有何难?”
韩琦忙道:“陛下,中原虽然粮草不缺,要养这么多人却不容易。幽州过百万口,若是全靠运粮过来,中原也无法支撑。说到底,朝廷只能够救急而已,要靠他们自己。”
怎么靠自己?韩琦没有说。也不必说,面对这种人祸,比天灾更加厉害,只能靠幽州的百姓自己扛过去。只要活到下年,等到收了粮食,一切好说。如果扛不过去,那就只能怨命不好了。
幽州近两百万人口,经过了契丹这一番折腾,人口去了接近一半,也还有一百几十万张口。全靠中原运粮怎么可能?军队的八十万人,已经是倾国之力了。宋朝只能够提供些粮食,让城市里的人口不会饿死,乡下的就顾不上了。春天再提供种子,让他们能下种而已。
这一战,契丹几乎把幽云十六州的潜力榨干,宋朝收回来,要花大力气,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宋庠叹了口气:“可惜了这些百姓。契丹大军南下,却是他们受苦。”
杜中宵微摇了摇头。幽州正是战区,当然最倒霉的是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