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可以以后再说。我思忖了一下,想着后世商超的各种引流方式却都不太适合。不自觉的拿出支烟,划了根火柴点燃。看着简陋包装的火柴,灵机一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姨,我给您出个主意,您一定要听我的。”
几个人都好奇的等着我说话。我拿起那盒火柴:“您多进一些火柴,有人来买包烟,您就送他一盒火柴,买瓶酒也送他一盒火柴,买包方便面也送一盒火柴,甚至转了一圈儿。没有买东西,只要他开口,你要也要毫不犹豫的给他一盒火柴,你要做到让四邻八村的乡亲们都用到您这里送出去的,不花钱的火柴。”我嘿嘿一笑,接着说:“不要在乎这些成本,只要大家都用上了不花钱的火柴,您就已经成功了大半。”
我相信这个简单的引流,是这个时代还贫瘠的农村人无法抗拒的。等别人明白过来效仿的时候,口碑与消费惯性已经形成,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做下去,至少可以让这个店一直领先好多年。至于以后的发展再说吧,如果这样的积累之后再做不起来,那就是天意了。
杨海洁吃着零食头都不抬:“妈,听哥的,我们肯定发财!”这妮子真是无条件的信任我。我不禁抬手轻抚了一下她的头顶,海洁抬起头嘿嘿的笑。杨爸爸脸色有点儿黑,姜馨兰认真思考着,很快明白过来:
“幺哥,这个办法好,成本也不会很高呢?”
我很欣慰姜馨兰的思考,笑着说:“乡亲们是淳朴的,他占了这个小便宜,不来这里购物,心里会不舒服的。我们不需要价廉,别人什么价,我们也什么价,他们就会优先到我们店里买东西。我们只要把握好货物的质量就好,至于也会有人贪小便宜的,一盒两盒火柴而已,不必在意。”
海洁妈妈眼睛越听越亮,我知道这事儿成了。
事情搞定。剩下的就是认干妈了。只是两世,加起来近70岁的年龄,让我给一个不到40岁的少妇磕头认干妈,还是算了吧。海洁父母把海洁偷偷教训了一番,小姑娘也不再坚持,只是嘟着嘴说,那我以后去哥家给哥的妈妈磕头。我笑着说,那不是一般的行。虽然没真的磕头,但是晚饭的时候,我还是恭敬的给两位长辈敬了酒,开口叫了干爸干妈。杨妈妈乐的合不拢嘴,杨爸爸不以为然,还有些警惕。姜馨兰嘿嘿的乐,忍的辛苦。杨海洁却是乐的又要哭,被姜罄兰搂着肩膀,说不兴哭,不然不吉利,这才又开心的笑。不管如何,这个妹子倒是真的认下了。
晚饭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