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方风水不好,克老板!待久了要倒霉!),吕光可能真就在龟兹当他的“西域土皇帝”了。最终,吕光半请半“绑”地把鸠摩罗什这位“文化瑰宝”打包带回了凉州,这波“人才引进”绝对是他一生最划算的投资(虽然方式有点粗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 凉州创业记:从“独立CEO”到“管理混乱的家族企业老板”
当吕光带着满满的“西域土特产”(金银财宝、奇珍异兽,还有最重要的“人才”鸠摩罗什)和数万精锐“海龟”团队东归,走到甘肃地界(当时叫凉州)时,收到了惊天噩耗:前秦总公司破产了!老板苻坚在淝水亏得血本无归,现在各地“分公司经理”都在抢地盘搞“自主创业”。
凉州当时的“代经理”梁熙,一看吕光这位“前同事”带着这么强的“团队”和“现金流”回来,心里直打鼓,赶紧关上玉门关的大门,想把他堵在外面:“兄弟,外面风大,你就别进来了!”(潜台词:地盘是我的,你别想抢!)
吕光哪是吃素的?直接回怼:“卿无受胁之忿,孤何休兵之辱?”(你丫没被老板欺负的委屈,老子凭啥受你这鸟气?)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开打!玉门关?小意思,砸开!梁熙?直接拿下!公元386年,吕光在凉州首府姑臧(今甘肃武威)正式挂牌“开业”,国号“凉”(史称后凉),自己当上了“董事长兼CEO”。
创业初期,吕光展现了氐族酋长和沙场老将的智慧。他搞了个“家族股份制”:封大儿子吕纂为太原公(北方分公司老总),二儿子吕弘为常山公(东方分公司老总),侄子吕超为番禾太守(核心区保安队长),把亲戚都安插在关键岗位,搞了个“吕家班”。为了显得“名正言顺”,他玩起了“两头下注”。
一方面,对南边的东晋朝廷喊话:“俺永远是大晋的好员工!”(使用东晋年号“太安”)。
另一方面,又接受了前秦残余势力领导人苻登颁发的“荣誉证书”(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河右诸军事),意思就是:“前秦虽然倒了,但我吕光还是你们老苻家认证的西北扛把子!”
这招在乱世初期确实有点用,至少面子上过得去。
然而! 战场上的“六边形战士”,到了治理公司的“办公室政治”里,就有点“水土不服”了。吕光同学想学中原王朝搞“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但骨子里还是部落酋长那套“兄弟伙打天下,大块吃肉大秤分金”的草莽作风。他可能上了个“管理速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