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咏西燕主慕容永》
长安落拓贩鞮裘,龙旆翻飞霸上州。
骤起弓刀星斗乱,潜移桑稷岁华遒。
羽书方至霜锋冷,台壁旋崩甲胄收。
千载兴亡空铸错,芒鞋犹拂旧宸旒。
公元四世纪中后期的长安城,繁华喧嚣的街市一角,一位身材高大、眉眼间依稀可见贵族轮廓的鲜卑汉子,正熟练地向过往行人兜售他的草鞋。尘土飞扬中,他小心地掸去鞋履上的灰,努力堆起讨好的笑容,身边的妻子则默默整理着另一堆鞋底。谁能想到,这个在铜板堆里打滚的鞋贩子,十六年后,竟会在山西上党郡的长子县(今长治市长子县)那座简陋的宫殿里,颤巍巍地给自己披上龙袍,成为西燕帝国的皇帝?他便是慕容永,五胡十六国那段“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乱大剧中,最具戏剧性、最像“草根逆袭”剧本,却又最终被现实狠狠打脸的悲喜剧主角。
一、长安街头:从贵族到鞋贩的“再就业”
慕容永的落魄史,得从公元370年那个冬天说起。前秦天王苻坚,这位立志混一寰宇的猛男,挥师东进,一举踏平了慕容永的老家——前燕帝国。曾经在邺城和龙城(今辽宁朝阳)过着鲜衣怒马、钟鸣鼎食生活的慕容皇族及其旁支,总共四万多人,像被驱赶的羊群一样,哭哭啼啼地踏上了西迁长安的漫漫长路。慕容永,这位血缘上算是前燕奠基者慕容廆侄孙,也跟着大部队,从云端“吧唧”一声,摔进了长安城的尘埃里。
在长安,慕容皇族的日子可不好过。苻坚虽然以“仁德”着称,没搞大规模屠杀,但监管和控制是少不了的。昔日的王孙公子们,为了糊口,纷纷放下身段,开启了“再就业”模式。慕容永的选择就非常“接地气”——卖草鞋。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一个身上流着“白虏”(当时汉人对鲜卑慕容部的戏称)高贵血液的汉子,蹲在长安市井,跟汉人、羌人、氐人讨价还价,为几个铜板磨破嘴皮子。这反差,够戏剧!史书没记载他卖的草鞋质量如何,但估计为了生存,手艺不能太差。这段长达十四年的“鞋贩”生涯,就像一块粗糙的磨刀石,磨掉了他的贵族娇气,却意外地磨砺出他坚韧的生存智慧、察言观色的市井本领和对底层疾苦的直观理解——这些,都成了他日后在乱世中崛起的“原始资本”。
二、淝水狼烟:扔掉鞋楦,抄起家伙!
改变所有人命运的转折点是公元383年,着名的淝水之战。慕容永看着手里编了一半的草鞋,再瞅瞅城外隐约可见的烽烟,心里那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