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时间终于走到了决定性的公元410年二月初五(丁亥日)。拂晓时分,刘裕的总攻号角如同死神的唢呐,凄厉地撕裂了广固城死寂的天空。晋军像打了鸡血一样,扛着云梯,推着冲车,嗷嗷叫着冲向城墙。
悦寿站在城头,看着身边那些饿得连武器都拿不稳、眼神涣散的守军士兵,再想想宫里那位还在擦剑、准备“光荣”的倔强皇帝。他脑子里飞速闪过这近九个月来的地狱景象:倒毙街头的百姓、士兵绝望的眼神、城内弥漫的死亡气息……慕容超要“奋剑而死”成全自己的气节,可这满城无辜的生命呢?也要跟着他一起“光荣”吗?
电光火石之间,一个石破天惊、足以让他背负千古骂名的决定在悦寿心中成型。他猛地一跺脚(也可能是饿得腿软晃了一下),对着身边几个同样面如死灰的亲信(或者守门士兵)吼道:“开门!放他们进来!这仗,不打了!”
沉重的门闩被卸下,巨大的城门在令人心悸的摩擦声中被推开。守城的士兵们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完全搞不清这位尚书大人是疯了还是终于想通了。门外的晋军可不管这些,一看门开了,立刻发出震天的欢呼,如同开了闸的洪水,汹涌澎湃地冲进了这座奄奄一息的都城。
城内的抵抗?微乎其微。饥饿和绝望早已摧毁了守军的意志。慕容超皇帝倒是没食言,一看城门洞开,立刻带着身边仅存的几十个铁杆亲兵(估计也是饿得够呛),翻身上马,试图上演一出“末路狂飙”的突围大戏。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如狼似虎、吃饱喝足的晋军面前,他们这点人连个水花都没扑腾起来,没跑出二里地,就被包了饺子。慕容超,这位宁死不屈的倔强皇帝,最终成了刘裕的阶下囚,被押往建康(今南京),后来斩首示众,南燕正式宣告灭亡。
四、忠奸难辨?——历史评价里的“罗生门”
悦寿这一推,推开了广固的城门,也把自己推入了历史评价的巨大漩涡。后世史官和学者们为了他这一举动,吵得唾沫横飞,堪称一部历史“罗生门”。
1.正方观点:现实主义的孤勇者,乱世中的保民官
清醒的局势分析师: 支持者认为,悦寿的选择是基于对局势冷酷到极点的清醒认知。南燕内部?早就被慕容法当年埋下的雷炸得四分五裂。外部援军?唯一的指望后秦,自己后院起火(赫连勃勃闹得正欢),援军跑得比兔子还快。城里状况?瘟疫(软脚病)横行,饿殍遍地,士兵连武器都拿不动。再抵抗下去,除了给慕容超的个人悲壮殉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