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封普通的挑衅信,愣是用血书写成了宣战书的典型反面教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当我们站在今日青州古城(广固故地)的残垣断壁之下,指尖抚过那些历经沧桑的砖石,或许能触摸到一丝超越荒诞的悲怆底色。慕容昱,这个慕容家族里相对“老实干活”的将领,每次冲锋都身先士卒,为他的家族和君王流血流汗,却在煌煌史册中连一幅清晰的画像、一个确切的王爵都没能留下。宿豫那三十车被他“发掘”的咸鸭蛋,如今作为地方特产可能都比他在历史长河中的名头更响亮。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慕容昱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他意气风发地策马冲进宿豫城门,他满心以为是在为南燕书写开疆拓土的功业碑文,殊不知笔尖滴落的墨,早已变成了签署国家死刑判决书的印泥;当他志得意满地清点着哭嚎的俘虏和成筐的咸鸭蛋,他以为是在为空虚的国库填充财富,却浑然不觉自己正一筐一筐地往敌人刘裕的火药桶里填塞着复仇的引信。
在十六国那个群雄逐鹿、命如草芥的血色棋盘上,慕容昱终究只是一颗勇猛却身不由己的过河卒子。他用手中弯刀在对手城墙上刻下的每一道胜利战痕,最终都扭曲变形,化作勒紧南燕脖颈的冰冷绞索。当广固城头那面绣着“燕”字的大旗,在冲天烈焰中痛苦地蜷曲、化为飞灰的那一刻,那2500名被掳宿豫百姓被迫在宫廷奏响的哀婉乐声,竟成了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鲜卑慕容氏所建立的小王朝,最荒诞、也最凄凉的安魂曲。
如今,莒县古城墙的砖缝里,倔强的小草在风中摇曳,或许它们还记得一千六百多年前,曾有个鲜卑将军在此处城头,就着胜利的硝烟,大口啃着煎饼卷大葱的豪迈身影。而历史留给慕容昱最“接地气”的墓志铭,恐怕早已融入宿豫一带百姓口耳相传的民间智慧里,化作一句带着苦涩笑意的歇后语:“学慕容昱抢鸭蛋——赔了夫人又折兵,顺带还把自家房子点着了!”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