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感往往活不过片头曲。复杂的利益计算、精密的权力博弈、以及对时机的把握,才是活下去(或者死得更快)的关键技能。封嵩的悲剧在于,他确实看穿了“公司”面临的巨大危机(这点他眼光很准),但他错误地估计了“政变项目”的成功率(低估了对手的警惕和内部叛变的可能),更严重低估了慕容超这个“新老板”在恐惧驱使下所能爆发的残忍能量。最终,他押上了自己的一切,输得粉身碎骨,连个全尸都没落下。这职场教训,过于惨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六、尘埃落定:小朝廷崩塌的序曲——内斗一时爽,灭国火葬场
封嵩身死族散,慕容超看似赢得了这场血腥的内部“大清洗”。他成功干掉了最大的“反对派领袖”,暂时把“CEO”的椅子捂热乎了。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喝下的是一杯剧毒的“庆功酒”。这场“胜利”,本质上是一场“自杀式袭击”。
核心团队蒸发,公司濒临瘫痪: 封嵩(前COO)、慕容法(军方实力派)、慕容钟(地方大员)、段宏(外戚代表)…这些被清洗或逼走的人,哪一个不是南燕军政系统中的顶梁柱、S级人才?他们的突然“离职”(或永久下线),造成了南燕高层管理人才的“史诗级断层”和军事力量的“大动脉出血”。慕容超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能依靠的,只剩下公孙五楼这种擅长溜须拍马、搞办公室政治,但治国理政、带兵打仗能力基本为零的“马屁精”了。这就好比一家科技公司,把技术大牛、市场总监、财务总监全开除了,就剩下一群会喊“老板666”的销售,这公司还能有好?
人心散了,队伍没法带了: 慕容超用“车裂”这种极端酷刑来对付前朝重臣,用高压手段清洗宗室勋贵,虽然暂时吓住了活下来的人,但也彻底寒了所有“员工”的心。统治集团内部人人自危,离心离德,“忠诚度”三个字成了奢侈品。像封融这样有能力、有资源的精英,一看风向不对,立刻带着“核心技术”(智谋)和“客户资源”(影响力)跳槽到竞争对手北魏那里去了。人才持续外流,公司的“智力资本”和“统治根基”被不断掏空。
完美助攻,刘裕笑纳大礼包: 经过这么一番惨烈的内斗,南燕这家“公司”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离“破产清算”只差临门一脚了。果然,在封嵩同志“硬核离职”后不到十年(公元410年),隔壁东晋集团的超级猛人、CEO刘裕,看准了时机,发动了“并购战”(北伐)。面对刘裕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