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人文社强大的渠道,面向全国读者。
自从陆遥的作品排期后,他就一直算着日子,直到确定会发表在《当代》第3期。
他等啊等,终于等到杂志正式发行这一天。
《延河》编辑部。
这一天,陆遥编辑部的同事都看出了他的神思不属。
“怎么了这事,看你这状态,是家里出了事?”有位老编辑关心地问。
陆遥尴尬地摇摇头,小声回答:“没有,是我的那部中篇小说,就是今天在《当代》发表。”
“这么快就发表了?看来杂志社的编辑很看重你啊!”老编辑感慨道。
“嗯,当时我去燕京改稿的时候,甚至见到了《当代》的主编秦昭阳,秦老!”
陆遥脑海中回忆起当时的那一幕。
当时他见到秦昭阳后表现的非常局促,双手放在膝盖上端坐着,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不过,这也正常,毕竟那位可不仅仅是《当代》的主编还是人文社的副总编啊!
好在秦昭阳对他很重视,改稿过程中,也给了他很多鼓励和建议。
如此,才有小说的最终成型。
现在杂志问世,全国读者都能看到他的作品,他又怎么能不激动?
他的同事们也挺羡慕陆遥的,能得到人文社大人物的看重,几乎等同于成功。
说不定,陆遥这次就能凭借新作火遍大江南北。
他们有种预感,说不定陆遥在《延河》工作的时间不长了。
好不容易挨到下班,陆遥这次没有加班审稿,而是骑着自行车一溜烟跑了。
七月的长安城,阳光像融化的青铜汁液从天空倾泻而下。明城墙的灰砖吸饱了热量,蒸腾出扭曲的空气波纹。
护城河的水位下降,露出青苔覆盖的古老石基,几个光膀子的老汉蹲在树荫下,用湿毛巾擦着紫铜色的后颈,棋子拍在石板上的声音比平日更加清脆干裂。
半个小时后,陆遥骑着自行车,汗流浃背地来到了市里的一家新华书店。
将车停好,他才来到店门口。
书店门口的黑板上,写着今日新到的书。其中,就有《当代》第3期。
进入书店,并不比外面凉快,反而更觉得闷热。
这样闷热的天气,书店里的顾客却并没有少多少。
因为是老顾客,陆遥轻车熟路找到摆放着文学杂志的书架。
在书架上,他看到了新一期的《当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