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情报官的双手如同在键盘与触控屏上疯狂跳跃的幽灵,他手忙脚乱地处理着仿佛洪水般涌入面前信息处理终端的、来自全舰传感器阵列与外部数据链的海量信息流。
汗水浸湿了他额前的头发,黏在了因极度恐惧而显得格外苍白的皮肤上。他惊恐万状地死死盯着指挥中心那面展开的巨大三维全息战术地图。
地图之上,代表着“鸾鸟”号的蓝色光标,此刻正被三颗散发着不祥红光的、代表着敌方战舰信号的巨大光点,从三个不同的方向死死地包围着,形成了一个近乎绝望的战术囚笼!
与此同时,无需舰长下达明确指令,“鸾鸟”号那位于主甲板中部区域的、规模庞大的一体化格纳库,厚重的多层合金舱门早已好似巨兽张开的血盆大口般门户大开。
内部闪烁着紧急出动的红色警示灯,两个满编中队的“苍龙”战机,在自动化的电磁弹射系统与人工智能辅助下,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紧急“出击”程序。
全息战术地图上,赫然出现了八个代表着友军战机编队的、由舰载主人工智能实时模拟并更新的蓝色战术信号图标。它们犹如一群忠诚的猎犬,迅速散开,试图在母舰周围构筑起一道脆弱却又至关重要的近距离防御屏障。
然而,威胁并未因此而减弱分毫,位于“鸾鸟”号左舷以及后方追击的那两艘外星战舰,其信号特征与“九头蛇”的驱逐舰级类似,依旧如同跗骨之蛆般穷追不舍。
各种各样代表着致命武器攻击的能量信号与弹道轨迹,好似死亡的蛛网般,不断地出现在全息战术地图上,从四面八方向着那艘正在艰难规避的“鸾鸟”号疯狂袭来。
尤其是其中一艘敌舰,似乎释放了某种类似于“蜂群导弹”的饱和攻击,一时间,数以百计体积小巧、速度极快的小型导弹信号,仿佛排山倒海般的金属蝗虫群,遮天蔽日地席卷而来!
“鸾鸟”号上那八座“赤蟒一式”高速近防炮系统立刻化身被激怒的毒蛇般疯狂咆哮起来,炽热的动能弹幕宛如交织的死亡光鞭,在舰船周围拉出了一道道短暂而致命的防御火网。
但即便如此,近防系统的拦截效率也终究是有限度的,面对如此密集、如此饱和的攻击数量,寄希望于拦截下所有的导弹,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奢望。
很快,那些如同漏网之鱼般、侥幸躲过了近防系统那狂暴弹幕拦截的小型导弹,便开始如冰雹般,一个接一个地“砸”在“鸾鸟”号那虽然坚固但并非无敌的多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