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飞行操控与轨道机动测试顺利完成后,“鸾鸟”号及其全体船员迎来了首航试航中最为严苛、也最能检验其真实战斗效能的环节——全维度、高强度接敌情景模拟。
在这个阶段,舰载人工智能将切换至“红方对抗”模式。它会以一种完全随机、无法预测的乱序方式,通过舰桥内的全息投影系统、传感器模拟信号以及环境音效反馈,进行沉浸式的高保真模拟——模拟“鸾鸟”号在不同的情况下,突然遭到来自假想敌发起的各种形式的致命攻击!
攻击模式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可能是能够瞬间瘫痪舰船电子系统的高强度电磁脉冲冲击;可能是密集袭来的、速度极高的实体动能弹丸;也可能是携带着常规高爆战斗部、具备复杂规避机动能力的智能导弹攻势。
一时间,原本还算安静肃穆的“鸾鸟”号舰桥内,各种代表着不同威胁等级的尖锐警报声、模拟的爆炸轰鸣声、以及人工智能那不带任何情感色彩却又无比急促的威胁警报声,此起彼伏,如同一曲由毁灭与混乱谱写的交响乐,疯狂地回荡在每一个船员的耳边。
巨大的全息战术显示屏上,代表着敌方目标与来袭威胁的红色光点骤然浮现!就连那位一向以沉稳冷静、意志如钢铁般坚定而着称的舰长,也在这宛如狂风骤雨般的、连珠炮般的紧急状况与发号施令之中,额头上控制不住地渗出了细密的冷汗,后背的制服甚至已经被汗水浸湿。
“左舵23(度)!引擎紧急过载输出,功率提升至百分之一百二十!”
舰长好似钉子般端坐在那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指挥椅上,眼神仿佛鹰隼般锐利,一边死死盯着面前那不断刷新着海量信息的全息主显示屏,一边通过舰桥的通讯战术链,以一种近乎本能的速度,发出一连串简洁而精准的命令,真正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赤蟒’近防系统,自主接战模式!优先拦截威胁等级最高的来袭导弹!”
“1号至4号发射单元,装填动能穿甲导弹!瞄准敌方战舰武器阵列!开火!”
“5号发射单元,装填宽频谱电磁干扰弹,向左舷扇面发射,制造电磁干扰真空区!干扰敌方火控与导弹锁定!”
“6号发射单元!立刻装载战术热核导弹!设定为最低安全当量!目标——敌方战舰船体任意关键结构部位!一旦完成锁定,无需等待确认,立刻发射!”
在那展开的巨大三维全息战术地图上,代表着“鸾鸟”号的蓝色光标正在以一种灵活、却又充满了力量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