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原材料采购份额,联合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军方,国有化了科恩财团的核心公司雷恩军工。
要不是拉普拉塔钢铁厂有当时圣赫塞的岳父和汤普斯将军的帮助,加上拉普拉塔市政厅的保护,这个钢铁厂也差点被国有化了。
访问科尔多瓦省期间,四大家族并不太愿意和科恩财团和拉潘帕省的资本合作,瓜分了科恩财团投资差不多2亿美金的资产。
他们利用地方司法漏洞,以违规经营名义查封科恩财团投资的几个大型工业项目。
战争期间四大家族集体资助国防军,导致圣赫塞最终放弃怀柔策略。
科恩内阁通过迪鲁特集团等新兴资本重构地方经济,一套组合拳瓦解了旧势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前科尔多瓦省本土比较着名的工业企业家是卡洛斯·保利斯特,此人出生于1896年,出身于阿根廷中产家庭,赴欧洲法国学习机械工程,接触了汽车工业。
回国后进入贸易行业,1925年因西班牙-瑞士汽车制造公司寻求南美代理商而抓住机会,成为阿根廷代理商和组装厂商。
保利斯特与汽车公司合资成立汽车零部件公司,初期以组装进口部件为主,逐步建立本土生产线。
1933年实现汽油发动机国产化,随后研发柴油发动机并扩展至军用领域,成立了保利斯特汽车公司,是科尔多瓦省第二家汽车公司。
推动技术本土化,受到国防部军方赏识,但民用市场拓展艰难,公司受二战影响供应链,战后阿根廷经济动荡,经营出现困难。
当时的阿根廷钢铁工业薄弱,精密部件产能不足。
西班牙-瑞士汽车制造公司又是不怎么知名的公司,汽车质量和产量都有问题。
1946年必隆上台,推行国有化政策,军方订单锐减。
1953年他的汽车公司破产。
阿根廷当年国内汽车市场狭小,只有雷顿汽车因为获得菲亚特汽车的生产线活了下来。
到60年代后才逐步发展起来了迪特里亚汽车,圣马丁汽车等多家汽车公司。
保利斯特汽车生不逢时,好在保利斯特公司并没有完全破产,仍然有在军工行业活动,将总部迁移到圣马丁市后与新科恩重工等多家公司签订代工协议,生产坦克变速箱和航空部件。
逐步发展为一家营业额超过300万美金的军工防务代工企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