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因为老师不够,一个老师要负责一百多名学生的学习。
但大学毕竟是大学,这是与中学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哪怕最差的一批学生经过培养,毕业出来后的潜力和发展都要超过大部分中学生。
大学教育的独特价值正在于其系统性培养。
阿根廷社会研究院的研究表明,接受过大学教育的群体,其终身学习能力比高中毕业生高出63%,职业转换成功率提升41%。
即便是新建大专院校,通过构建基础课程+项目实训+企业实习的培养体系,也能在3年内显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布兰卡工程大学,原来就是普通专科学校一路升级为学院,然后升级大学,是一个底子很差的大学,与当地龙头企业建筑公司共建的建筑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年达九成以上,起薪超过省内平均水平,而且大学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加上资金划拨,扩建,招收欧美教师,几年时间下来如今整体实力已经能排进布兰卡市前10,影响力也越来越强。
还有布兰卡石油学院,原来就是中专学校布兰卡石油学校,榜上南方石油和玛雅化工两大巨头后,先升专科学校,后升学院,现在都准备更名大学了,是妥妥的大学黑马,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大学发展没有那么快,但也有很大的进步。
与石油学校同批建立的其他4所中专学校也基本升级为高等专科学校,就是没有石油学院发展那么猛。
阿根廷的社区学院系统也快速发展,社区学院并非全日制文凭,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很多在职人员的教育水平,目前阿根廷大学采用宽进宽出的形式,文凭贬值速度加快。
随着扩招暂停保证教育质量,大学入学门槛重新提高,义务教育普及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大学。
阿根廷富裕起来后,吸引到不少欧洲和美利坚的大学教授和老师,最近一年情况开始好转了,教育质量正在提升,而且可以获得不少新的研究。
阿根廷大学生数量已经超过了法国,追上了日本,仅次于美利坚和苏联,经过多次扩招,大学数量也在全球排名靠前。
比起英国,法国的精英教育,在质量上是无法相比的,1964年全球总新生人数约300~400万,美国占1/3,苏联占1/5,阿根廷和日本占1/10。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全阿根廷开始全面普及6年义务教育,并颁布法律,7岁适龄儿童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