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频繁而深入。沈念在办公室专门设置了"维权作战室",墙上贴满了时间轴、策略图和法律法规摘要。每天傍晚六点,她都会和李律师进行视频会议,分析最新的证据进展,调整诉讼策略。李律师会根据司法实践,向她解释不同诉讼请求的利弊:"主张商标侵权胜诉率高,但赔偿金额可能有限;如果同时主张专利侵权,虽然举证难度大,但一旦成功就能获得更高赔偿。"他们共同研究了近百个类似案例,甚至用沙盘模拟庭审辩论环节,针对侵权方可能提出的抗辩理由,提前准备应对方案。有一次,为了论证"实质相似性"的判定标准,沈念和李律师查阅了国内外37份判决书,整理出长达86页的对比分析报告。
当得知侵权企业注册地在深圳时,团队迅速启动异地取证程序。沈念亲自带队奔赴深圳,在当地公证处的配合下,对侵权企业的办公场所进行证据保全。面对对方的阻挠,她冷静地出示法律文书:"我们已经申请了诉前禁令,如果你们继续妨碍取证,将承担更严重的法律后果。"在僵持的两个小时里,沈念始终保持着职业性的微笑,内心却在默默计算着每一分钟的时间成本。最终,他们成功获取了侵权企业的生产记录、销售合同等核心证据,这些文件后来成为法庭上的关键证物。
随着维权行动的推进,各种压力也接踵而至。侵权方通过中间人传话,提出用高额赔偿金私下和解;网络上出现大量抹黑"念·时光"的水军评论,甚至编造"品牌故意炒作"的谣言;更有匿名电话对沈念进行威胁,警告她"不要多管闲事"。有一晚,她的私人邮箱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里是她女儿在学校门口的照片,配文"有些事适可而止"。面对这些威胁,沈念只是将女儿的照片设为手机壁纸,第二天继续投入工作。在员工大会上,她将127份证据材料铺满整个讲台:"这些不仅是侵权的铁证,更是我们对原创的坚守。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抄袭者必将付出代价!"那一刻,她的声音在空旷的礼堂里回荡,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持续了整整八个月。当法院最终判决侵权方停止生产销售、公开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时,沈念站在法庭外的阳光下,看着判决书上的文字,眼眶微微湿润。胜诉的消息传开后,设计部的实习生抱着她痛哭流涕:"沈总,我们的樱花终于不用再被糟蹋了。"这场维权行动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商业利益,它不仅扞卫了"念·时光"的品牌尊严,更在行业内树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标杆。正如沈念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原创是品牌的灵魂,而扞卫原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