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记者举手,西装领口的钢笔在灯光下反光,那是一支万宝龙大班系列,“灰熊称贵司超配ST板块比例达行业平均的5倍,且这些股票与贵司实际控制人的质押股权高度重合,是否与新湖系股权质押有关?这难道不是用基民的钱为实控人填坑?”
陈默的手指在讲台上轻叩,发出规律的声响,每一下都像是敲在自己的心脏上:“投资决策独立于质押业务,第三方审计报告已证明持仓的合规性。ST板块的配置是基于困境反转策略,与个人资产无关。”
“但报告无法解释为何在敲入线附近增持关联方股票!”提问来自财经自媒体人“股海观澜”,他举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交易日志截图,时间戳精确到秒,“这是贵司在9月3日14:28的操作记录,当日中证500指数跌破4600点,贵司却逆势增持ST新湖2000万股,请问这是巧合吗?还是说,贵司在明知模型失效的情况下,用投资者的钱为质押股托底?”
陈默的袖扣几乎嵌入掌心,他能感受到皮肤被金属齿痕划破的刺痛:“市场波动中调整仓位是正常操作,具体细节已在季度报告中披露。我理解投资者的担忧,但请相信专业机构的判断。”他忽略了台下记者们交头接耳的声音,那些声音里充满了怀疑和期待,如同即将决堤的洪水。
中午十二点,陈默在办公室看着股价走势图,ST新湖单日跌幅达30%,分时图呈现垂直下跌形态,如同一条坠入深渊的直线。王雅递来舆情报告,纸张边缘因用力而发皱,上面的“陈默潜逃”四个字被红笔圈住:“微博话题阅读量破亿,评论区有用户上传您的私人航班信息,经核查是伪造的,但转发量已超50万。监管要求我们24小时内回应,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
“启动法律程序,起诉造谣用户,”陈默摸出《韭菜忏悔录》,却发现书页被风控报告压住,露出的页面写着“永不质押”,那是十年前的自己写下的誓言,“同时联系券商做市商稳定股价,资金从矿业项目抽调——不管用什么方法,必须止住跌势。”
“做市商要求先支付1.5亿通道费,”李强插话,声音低沉得像是从地底传来,“而且竞品公司的量化团队在跟风做空,他们用AI扫描我们的交易模式,精准打击对冲缺口。现在每下跌1%,我们的损失就增加2000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默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十年前自己在散户大厅看着股价暴跌的场景,那时他蜷缩在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