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淡淡的红痕,“‘金盾雪球2号’的募集资金今晚到账,先解决燃眉之急。”他的语气平静,却在转身时看到林浩正在删除模型中的异常数据——那些低于15%波动率的历史数据,本应是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夜十一点,陈默独自留在办公室,波动率曲面模型的裂痕在台灯下格外明显,如同一张咧开的嘴,嘲笑他的自负。他用透明胶带固定模型底座,胶带与模型的摩擦声如同一道伤疤的愈合过程,却发现裂缝延伸至“风险可控”的刻字,原本的四个金字现在只剩下“风”和“控”。手机震动,李强发来消息:“对手私募通过VIE架构完成跨境资金部署,A50期货空单增至1.5万手,预计凌晨两点开始砸盘。”
“通知做市商,”陈默回复,每个字都像敲在键盘上的钉子,“在4600点挂出10万手股指期货多单,分拆为2000手小单,每笔间隔15秒,制造散户抄底假象。”他知道,这10万手多单相当于20亿资金,是他能调动的最后流动性,却不得不赌对手会误判形势,就像十年前他误判原油期货的走势,以为抄底是逆转,结果是更深的深渊。
凌晨两点,彭博终端弹出美联储主席讲话摘要:“通胀压力持续,不排除继续加息以维持物价稳定”。陈默看着iVIX指数跌破10,突然想起十年前爆仓时的场景——同样是美联储加息周期,同样是波动率枯竭,不同的是当年他在散户大厅看着屏幕上的跌停,如今却在私人办公室制造陷阱。
他摸出碎纸机里的负债清单残片,“敬畏规则”的字迹已被碎纸机切割成不规则的碎片,拼贴起来如同他破碎的信仰。远处的黄浦江面波光粼粼,证监会大楼的灯光依旧通明,每一扇窗户都像一只眼睛,注视着他的每一个决定。陈默将模型裂痕对准台灯,光影在桌面投出不规则的图案,像是雪球产品的收益曲线,也像是十年前原油期货的K线图,那些漂亮的弧线之下,隐藏着足以吞噬一切的深渊。
办公桌上,《韭菜忏悔录》翻开至最新一页,上面用黑色马克笔写着:“2023年8月29日,质押茅台20万手,发行雪球2号7亿,隐瞒亏损4200万。”字迹力透纸背,笔尖在“隐瞒”二字上留下破洞,仿佛要将这个词从纸上剜除。陈默转动原油钻头袖扣,金属齿痕硌得掌心生疼,这是他十年前爆仓时留下的习惯,用物理疼痛压制内心的震颤,却发现这次的疼痛远不及内心的空洞。
当钟表指向凌晨三点,陈默站起身,西装褶皱里掉出一张泛黄的纸——那是2013年原油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