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元,而REITs价格却纹丝不动,像被施了定身咒。陈默咬了咬牙,挂出200手卖单,看着队列显示排在第15位。三分钟过去,成交量一栏只增加了50手,剩下的150手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后颈的冷汗浸透了衬衫领口,他突然想起周远山说过的“机构对倒”——当市场变成少数人的游乐场,散户套利者就是最显眼的猎物。
“2022年仓储REITs那批人,上市首月亏了12%。”老张的消息弹出,附带一张Excel表格,日均成交额780万的数字下,亏损率用红色加粗显示。陈默盯着表格,突然发现自己犯了和当年那些套利者一样的错误——只盯着价差公式,却没看清市场生态的底层逻辑。REITs的网下配售比例、锁仓周期、资金分层,这些在招股书里躺着的文字,此刻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风险因子。
午间复盘时,陈默坐在会议室,空调的冷风灌进领口。操盘日志上,“流动性”三个字被笔尖戳出了纸痕。老张发来的量化报告显示,当REITs日均成交额低于1000万时,胜率暴跌至27%,亏损中位数8.5%。他拿起笔,在日志上写下第一条纪律,笔尖在纸面上划出深深的痕迹,仿佛在给过去的自己刻下烙印。
周远山的电话在这时打来,语气里少见地严肃:“去查REITs的发售公告,重点看网下机构持仓比例。”陈默打开证监会官网,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浏览器窗口弹出密密麻麻的公告文本。当看到“网下配售比例80%,锁定期6个月”时,他的心脏猛地揪紧——散户可交易的份额只有20%,意味着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池本就浅得可怜,机构锁仓更像给池子加了个盖子。
“筹码都在机构手里,他们不交易,市场就死了。”陈默把截图发给老张,声音里带着释然的苦涩。此时交运集团股价跌到5.7元,REITs却微涨0.1%,价差扩大到4.1%,但他不敢加仓。模型里20%的风险敞口红线像道防火墙,提醒着他不能在流动性陷阱里越陷越深。
收市后的清算数据像最后一记重锤:手续费3800元,占本金0.65%,加上价差亏损1.3%,总损失1.95%。陈默盯着账户里减少的数字,想起年初在AH套利时的顺风顺水,那时他以为掌握了价差公式就能玩转市场,现在才明白,每个金融产品背后都有一套复杂的生态系统,就像REITs的流动性问题,本质是申购门槛和锁仓规则筑起的资金分层高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