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n
在赵桓的反复权衡后,赵子称最终在金兵撤退后的第五天,就接到了圣旨。
\n
当时,赵子称还在皇兄刚发给他的府邸里疗养,最近什么都没做。
\n
也或许是他出使回京后这段时间、“求田问舍”、“主动采买奇异石装点园林”的举动,让皇兄对他的忌惮进一步降低了,这才能有这道旨意。
\n
“……命赵子称为两浙路经略宣抚使,升金紫光禄大夫,赴镇江府迎太上皇还都。凡有阻挠者,可便宜行事。江南随驾群臣,有抗旨者,亦着赵子称处置。”
\n
正式的旨意里,并没有提要流放折腾蔡京,以及赐死童贯、梁师成。那都是另外有旨意的,明面上跟赵子称没有直接关系。
\n
但是给赵子称的旨意里,还是强调了几个重点。
\n
首先,他要“迎”太上皇还都,不是让他去通知,而是要求他护驾一起回京。所以赵桓显然没打算纵虎归山、让他这个两浙路经略宣抚使长期在江南当土皇帝,他这次去了,还是要先回来的。
\n
其次,赵桓给了他便宜行事处置抗旨之人的权力,就是让他监督其他几道圣旨的执行。如果蔡京、童贯、梁师成或者别的什么人不体面,赵子称就可以帮他们体面。
\n
太上皇不体面,就没办法了,只能硬劝他回京,但太上皇身边的其他人不体面,是可以杀鸡儆猴的。
\n
这种事情,既是名望,也是风险。
\n
名望显而易见,“五贼”民愤那么大,掌权那么久,天下有多少人都希望蔡京等人死,赵子称真要是负责监督这些圣旨的执行,其威望和名声又会提升一大截。
\n
而风险则是,赵子称会更深入卷入赵桓和赵佶父子的恩怨,会成为赵桓对付他亲爹的杀人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