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最多四万战力,还有两万都是后勤辅兵之类,或是临时裹挟来的乌合之众。
\n
骑兵不能直接用于攻城,金军就靠三万步兵指望强攻击破汴京,难度自然不小。
\n
李纲受命全权统筹守城,亲自督战巡视,调度有序,激战十余日,稍挫金军攻势。
\n
到了正月底,西军的种师道也终于率领援军抵达汴京附近,宋军来了增援,愈发士气大振,原本有希望靠围困断粮让金军陷入泥潭——金军远来奔袭,基本没有后勤,一路都靠抢劫。
\n
如果被围在汴京城下,只要宋军粮草续得上,而金军没地方抢,时间一久金军肯定是撑不住的。
\n
李纲上位的时候,给赵桓献的《御戎五策》里面,有两条最关键的,也正是“切断金军粮道、随后以重兵围而不打”,仗着大宋人多又擅长步步为营死守,扎营把金军围起来但不跟他们野战。
\n
李纲的这个方略思路是没问题的,但也确实难度高了点,尤其是没考虑到大宋一方的后勤压力也非常大,由于汴京变成了战区,漕运的最后一段运河没法直接进入汴京近郊,被金国人掐断了,南方来的钱粮物资,都需要陆路转运一段,才能供给各处。
\n
而汴京还有人口过百万,那么多将士,加上刚赶来的种师道西军也要大量粮草,大宋就算耗得起,也绝对会元气大伤,算是伤敌八百自损三千那种。
\n
但不管怎么说,凭心而论,大宋人口财富比金国多那么多,哪怕是伤敌八百自损三千,这个交换比也是换得起的。第一次汴京保卫战时,汴京城内的底子还没耗尽,真要是肯团结起来勒紧裤腰带过最艰苦的苦日子,确实是有可能耗退金人的。
\n
只可惜,种师道到了之后,大宋皇帝那番“权术制衡”的毛病又开始犯了,又疑神疑鬼,怕刚刚打赢了几场小守城战的李纲威望太高、权柄过重,于是便在其他重臣的秘密挑唆下,又增设了一个“河东河北路宣抚司”,让种师道去干,分李纲的兵权。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