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其兵权、但虚增其阶官和爵位,这是典型地被提防。
\n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不能为北伐尽全力,倒确实不能怪府君。是老夫初来乍到,原先没有细想这方面的顾虑。”陈过庭倒也算坦荡,把话说开到这份上,他终于承认了自己之前看问题有局限性。
\n
他估计,赵子称或许也不是真想如何动真格去高丽追杀宋江,或许只是借口“剩下的钱粮物资要用于造渡海大船”,而避免登莱的民力物力全部被抽调去介入北伐。
\n
当然,这个过程中,不但赵子称自己能避嫌,也能切实让登莱百姓减轻负担。既然造渡海大船可能只是一个演一演的借口,实际上也就未必能真掉多少钱粮。如此,登莱百姓未来一两年内过的日子,肯定会比河北路和京东路其他地方的百姓好不少。
\n
既然如此,陈过庭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帮赵子称一起遮掩,比如,到时候可以上报“登莱近海海寇匪患确实严重,宋江余孽到处藏匿逃窜,一时追剿不净”。这样也能防止再有别的差事和负担落到赵子称和登莱百姓头上。
\n
毕竟陈过庭原先和赵子称确实没有矛盾,两人也都是因为反石纲反应奉局而受过罪的。这一点上,陈过庭倒是跟之前赵子称在苏州时认识的前任通判魏宪很像,魏宪当初也是因为反对朱勔被穿小鞋的。
\n
双方彻底把话说开后,之前的误会也就算一笑泯恩仇了。
\n
不过,消除误会归消除误会,陈过庭这人还是非常耿直的,他很快又针对赵子称的政见提出了几点就事论事的反对:
\n
“尽管府君有府君的苦衷,但老夫以为,此前定下的登莱施政方略,还是有些谬误,老夫不吐不快!”
\n
赵子称也换了一副虚心纳谏的姿态:“但说无妨。”
\n
陈过庭:“如今北伐之年,河北山东本就粮草缺乏,未来攻下燕地后,说不定还要从山东抽调粮草去燕地赈灾,辽人地界上的民生只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