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而赵子称此番前来,钱财是绝对不缺的。他灭了方腊之后,一次性缴获的绸缎丝锦,总计就有近百万匹。
\n
先后总计拿了一半用于分给陈建、赵约、给朝廷上报上供、赏赐将士、用于杭州的战后重建,还剩下一半,大约五十万匹,在赵子称离开杭州前,都通过海商王承勋以及赵子称自己刚建的大宗交易所,尽量变现了。
\n
所以赵子称到莱州时,手头是捏着海量财富的。
\n
相当于五十万匹绸缎的财富,稍微撒出去一点,就可以把逃到登莱的流民全部安置好,让他们以工代赈找到活干。
\n
有大笔的启动资金,种田建设的第一期扩张速度,也就飞快无比,发展的势头远比在杭州时更加迅猛。
\n
短短半个月,莱州造船厂的最初雏形框架就初步搭了起来,海岸边也多了一些码头。
\n
还有几条现有的老式沙船,被知州征调过来,进行临时改装、然后进行适航性测试。以便将来莱州造船厂竣工后,能立刻有新型战船可造,避免船厂等船型设计的问题。
\n
除了航海和造船业,其他一些行业的工坊也都在规划中,只是优先级没那么迫切。
\n
比如,早在赵子称在苏杭做官时,他就已经考虑过了纺和造袄的问题了,但因为当时在江南潮湿少日照的环境下,不适合大规模种,
\n
最终赵子称在苏杭时点的纺织业科技树,就偏向了搞羽绒去膻和防腐,用碱性清洗剂处理鸭绒,发展出了羽绒被服行业。
\n
如今总算到了山东半岛,山东可是后世仅次于大西北的适合种的产区。虽然如今已是七月,过了每年的种植季,
\n
但是先收购一些民间零星种植的,进行各种生产试验,试制袄、被,或是改良一下纺纱织布的工具,也好未雨绸缪。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