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持着142.1度角,周围的全息投影循环播放着东西方星图的演化史。南京地陷区已建成全球首个地磁观测站,龙江船厂遗址的船坞成为量子通信的地面基站。
女人的研究报告放在展柜最显眼的位置,她用基因检测证明自己是安德烈神父的后裔,扉页写着:“错误是智慧的养分,偏见是文明的枷锁。”赵莽望着玻璃后的璇玑玉,突然发现玉面的纹路在不同光线下,既能显露出《农政全书》的农事图,也能映出《几何原本》的公式,就像徐光启的一生,始终在两种文明间架桥。
探测仪的屏幕上,天锁的能量曲线与地球磁场的波动完美重合。赵莽知道,徐光启留下的不是需要守护的古董,而是种开放的智慧——就像天锁的结构,既需要东方的璇玑玉定基,也需要西方的星图校准,在不同文明的共振中,找到属于全人类的平衡之道。
展厅的落地窗外,晚霞染红了天际,像极了徐光启朱笔写下的“天锁”二字。赵莽想起残页上最后那句未完成的批注:“天地无锁,锁在人心……”此刻终于明白,真正的天锁,从来不是玉石铜匣,而是打破偏见的勇气,是承认每种文明都能为世界平衡贡献力量的胸怀。
天启之网
赵莽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探测仪的扩音器里,机械合成音像生锈的锯子反复切割空气:"王恭厂的奇点是上帝的礼物..."每个字的尾音都带着诡异的颤音,与地陷深处晶体的蓝光脉动频率完全同步。他猛地扯掉耳机,金属线在掌心勒出红痕——那五个银灰色身影已展开量子屏蔽网,网眼的六边形纹路在暮色中泛着冷光,与王恭厂遗址出土的明代铁网结构如出一辙。
"量子纠缠材料。"赵莽迅速将铜匣塞进防磁背包,"用璇玑玉纤维编织的,能屏蔽14特斯拉以下的磁场。"小林突然指向为首女人的右眼,那里的蓝光反射比晶体更锐利,"她的仿生眼是共振器!"话音未落,屏蔽网突然收紧,地陷边缘的金属碎片开始集体悬浮,在网面组成个旋转的太极图案。
女人的声音通过骨传导传来,带着金属摩擦的质感:"赵博士,1626年的爆炸是天启预警。"她向前走了三步,屏蔽网随步伐扩张,将考古队的设备全部圈入其中,"你们现代人用量子技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该用奇点重置一切了。"她的仿生眼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王恭厂遗址的明代石碑上,"天启"二字正渗出与晶体相同的蓝光。
一、屏蔽网下的铜匣秘
防磁背包里的铜匣突然发烫,赵莽摸出时发现匣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