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那是一串指令,指示地球生物将自身改造成能量矩阵,为即将抵达的外星舰队提供跃迁能源。
林微的通讯器在此时震动,加密邮件来自某个未被标记的深空坐标。附件中的基因图谱显示,人类基因组中竟隐藏着1.2%的外星基因片段,这些沉默基因自智人时代便存在,每隔千年会因特定星象激活。邮件正文只有一行冰冷的文字:“你们不过是我们基因实验的第37代样本。”
窗外,城市的夜空被量子信号染成诡异的靛蓝色,东海方向传来沉闷的能量共鸣。林微看着培养舱中即将完成基因蜕变的干细胞,终于明白明代人用光子晶体、呼吸协议和星际通讯织就的庞大棋局——人类自以为在对抗外星入侵,却从未意识到,自己的基因深处,早已埋下了文明毁灭的种子。
第十五章:新航时代
当呼吸协议危机解除,人类文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折点。光子晶体技术从深海沉船的秘密,一跃成为打开星际大门的钥匙。重构后的晶体阵列不仅逆转了地球大气危机,更释放出足以扭曲时空的能量,将爱因斯坦的曲率航行理论从公式变为现实。
在国际空间站的观测窗内,第一艘搭载光子晶体引擎的星舰“郑和号”正在进行试飞。舰体表面的六边形晶格与东海深处的晶体阵列产生共振,在空间中撕开一道幽蓝的裂缝。当引擎启动的瞬间,整个地球的夜空都被量子辐射染成梦幻般的紫色,围观人群的惊叹声与古老的航海号角声仿佛在此刻重叠。
林微站在宁波港遗址的考古现场,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掠过她的脸颊。量子探测器突然发出尖锐的蜂鸣,地下三米处的土壤中,某种与八幡船旗同源的量子印记正在苏醒。挖掘工作持续了整整三天,当第二面船旗的残片重见天日时,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面旗帜上的光子晶体纹路,竟组成了完整的银河系星图。
“这不是普通的遗物。”林微将船旗接入量子计算机,星图在全息投影中徐徐展开。每颗星辰都标注着特殊的量子坐标,而银河系悬臂的交汇处,赫然标着“人类新家园”的字样。更令人震惊的是,船旗边缘的日文批注显示,这面旗帜是16世纪遣明使团为未来星际航行准备的“导航密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α半人马座的归航信号仍在持续传来。外星文明分享的科技资料中,光子晶体的应用远超人类想象:它不仅能驱动星舰进行超光速航行,还能在异星球重构大气环境,甚至改写生物基因。但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