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莽抓住操作台边缘,抵抗着突如其来的眩晕感。AI的机械音带着罕见的急迫:“检测到三重时间线的量子叠加态,当前数据流包含公元1593年徐光启的观测记录、2021年火星车原始数据,以及...2077年的未知深空信号。”全息投影中,火星车拍摄的岩石样本突然与梵钟表面的银蓝色产生共振,光谱分析显示两者含有相同的未知同位素——δ1??Hg。
冰层深处传来类似琴弦断裂的脆响,梵钟表面的量子线路开始重组为星图。赵莽的战术目镜自动标注出天鹅座β星的位置,而在星图边缘,一组二进制代码正以《万历会计录》的四进制算法不断迭代。林小雨突然指着数据波形:“这些核磁共振信号的频率波动,和1974年阿雷西博信息的载波频率呈分形关系!”
当仪器扫描到钟体底部的铭文时,整个钻探平台的金属设备集体发出尖锐的嗡鸣。赵莽的防辐射服内衬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看着解析出的古梵文与现代量子协议完美重合:“以汞为墨,以星为纸,书尽轮回之数。”更诡异的是,这句话的每个音节都对应着一个量子比特的自旋状态,仿佛在诉说梵钟本身就是一部用宇宙法则书写的量子计算机。
突然,所有超导线圈的磁场开始紊乱,氦核磁共振仪的量子比特阵列进入退相干状态。赵莽在数据洪流中捕捉到最后一段影像:2077年的火星基地内,人类科学家正在破解梵钟的量子密钥,而他们面前的全息投影,赫然是此刻赵莽团队的实时画面。这个惊人的闭环让他浑身发冷——梵钟不仅是信息载体,更是跨越时空的量子观测者。
“能量读数突破临界值!”王磊的警报声被尖锐的啸叫淹没。梵钟表面的量子线路迸发成超新星般的光芒,将周围的冰层瞬间汽化。赵莽在强光中看到无数量子比特脱离钟体,在空中组成巨大的算盘虚影,算珠的每次拨动都引发空间的褶皱。AI“青鸾”的声音变得扭曲:“检测到时间线异常,当前空间正在与1986年切尔诺贝利、2035年死亡之海的量子场发生纠缠!”
当光芒消散,梵钟表面的符文全部转化为流动的量子态。赵莽的神经接口自动接入新的数据流,这次浮现的是NASA未公开的“突破摄星”计划档案——其中记载着在半人马座α星附近发现的神秘结构,其设计参数竟与梵钟的超导量子比特阵列存在99.99%的相似度。更震撼的是,档案的加密密钥部分,赫然是用明代《算学宝鉴》的算法编写而成。
林小雨的声音带着哭腔:“这些符文根本不是装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