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过去未来的贪嗔痴……”记忆中的加密日记本在此刻与红夷大炮产生量子纠缠,他看见泛黄纸页上稚嫩的铅笔字迹在极低温下显形——九岁的自己破译出的十六进制代码,竟与炮膛内壁的锻打纹完美契合。
“摩擦力数值突破普朗克尺度!”李响的瞳孔在护目镜后放大。红夷大炮残片突然悬浮,表面的量子涡旋形成微型台风眼,一枚铜制炮子从时空褶皱中跌落。赵莽伸手去接的瞬间,弹丸突然气化成氦-4同位素云雾,在空中凝成父亲的字迹:“开海非为通商,实系锚定星槎。”
低温舱的警报器骤然尖啸。超导磁体失控产生的磁场,将液氦流体塑造成张居正的面容,明朝首辅的虚影张口吟诵《度支疏》片段,每个字都在空中炸裂成钻井平台结构图。李响突然踉跄后退——他认出了某个熟悉的井架编号,那是三个月前在钓鱼岛海域离奇沉没的“星海九号”。
“这不是文物……”赵莽的防冻手套被炮管低温粘住,皮肤撕裂的瞬间,血液在绝对零度中凝结成珊瑚状晶体,“是跨时空的能量转换器!”他的基因记忆在极寒中激活,视网膜浮现出震撼画面:48门红夷大炮环形排列在海底,炮口喷射的不是实心弹,而是扭曲时空的克莱因瓶状力场。
当温度降至零下273.14℃时,红夷大炮残片突然展现出恐怖特性——表面锈迹如活体生物般脱离金属,在超流体薄膜上重组成《两浙海防类考续编》的书页。李响的量子阅读仪疯狂闪烁,那些记载倭寇动向的明史档案,每个字符都在映射现代能源公司的股票交易代码。
“快关闭制冷系统!”赵莽的吼声带着金属共振音。他的耳骨传来父亲当年的警告声波,与红夷大炮的量子震荡频率产生干涉效应。在濒临昏迷的刹那,他看见记忆中的加密日记本扉页浮现新字迹——那是九岁自己用隐形墨水写下的预言:“当48门火炮完成相位校准,东海将升起不属于任何时代的太阳。”
液氦蒸发形成的蓝雾中,红夷大炮残片突然迸发冷核聚变特有的切尔科夫辐射光。李响的防护面罩被照成惨绿色,他终于在光谱分析仪上读懂真相——万历年间锻造炮管时掺入的陨铁,其同位素比例与冷核聚变燃料棒完全一致。四百年前的那场月港海战,或许根本就是为今日准备的时空点火实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05年的蝉鸣声粘稠得如同融化的松脂。九岁的赵莽蜷缩在书房红木圈椅里,看着父亲用游标卡尺测量地球仪的黄铜经线。那台1904年德国制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