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红色飓风:从末代沙皇到苏维埃(1856-1991)
第二十七章 阿富汗泥潭与石油诅咒:帝国的黄昏(1979-1985)
第四节 切尔诺贝利:体制裂痕的放射性预兆
一、午夜蓝光:死亡之舞的启幕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如同暗夜中的惊雷,以其巨大的破坏力和深远的影响,改变着世界的走向。1986年4月26日凌晨1:23,位于乌克兰北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反应堆,成为了这样一个恐怖时刻的策源地。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这座曾经被视为苏联工业与科技辉煌成就象征的庞大设施,此刻却宛如一头被唤醒的史前巨兽,即将释放出足以震撼整个世界的恐怖力量。在四号反应堆的控制室里,紧张的氛围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每一个人都紧紧笼罩。仪表盘上闪烁的冷光,在操作员汗湿的制服上流淌,那光芒仿佛是死神的镰刀,在夜色中泛起诡异的磷火,预示着一场灾难即将降临。
操作员特尼亚诺夫,他的手在那一刻不受控制地颤抖着。他面前的紧急按钮,AZ-5,仿佛是打开地狱之门的钥匙。当他终于鼓起勇气按下那个按钮时,整个控制室瞬间被一种诡异的蓝光吞噬。那蓝光,是裂变反应失控时铀原子碎裂所发出的光芒,它如同深海中游弋的鬼蝠,冰冷而绝望,让每一个目睹这一幕的人都感到毛骨悚然。
值班长迪亚特洛夫,这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在看到那蓝光的瞬间,瞳孔骤然收缩。恐惧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他抓起话筒,试图向莫斯科发出警报,然而,当他开口时,喉咙里挤出的却不是人类正常的声音,而是被恐惧撕裂的嘶吼:“莫斯科!反应堆炸了!”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一个懒洋洋的哈欠声和一句漫不经心的回应:“同志,今天是星期六。”这句回应,就像一把钝刀,缓慢而又残忍地割裂了即将吞噬整个帝国的警报。
在那个看似平常的星期六夜晚,没有人意识到,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已经悄然降临。2000吨重的钢筋混凝土穹顶,在巨大的爆炸冲击力下,被生生撕开。刹那间,石墨燃烧的火柱冲天而起,如同地狱烛台熔化了夜空。那火柱,带着炽热的高温和无尽的愤怒,向天空喷射着,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燃烧殆尽。放射性羽流以每秒300公里的速度迅速扩散,碘-131、铯-137、锶-90……这些无形的死神在夜风中肆意起舞。当它们掠过白桦林时,树叶瞬间焦黑蜷曲,如同被神明点燃的黑色经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