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红色飓风:从末代沙皇到苏维埃(1856 - 1991)
第二十七章 阿富汗泥潭与石油诅咒:帝国的黄昏(1979 - 1985)
第三节 老人政治的僵局: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的短暂改革尝试
在苏联历史的长河中,1979年至1985年这段时间宛如帝国黄昏前的黑暗时刻。阿富汗战争如同一个巨大的泥潭,无情地吞噬着苏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石油价格的波动又似一道诅咒,束缚着苏联经济的发展。而在这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苏联国内还陷入了老人政治的僵局,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的短暂改革尝试,就像在暴风雨中摇曳的烛光,虽试图照亮前行的道路,却终究难以抵挡时代的洪流。
一、克格勃式铁腕:安德罗波夫的清晨“闪电净化”行动
1983年1月15日,当莫斯科的天空还被黎明前的黑暗笼罩,整个城市仿佛还在沉睡之中,一场特殊的“闪电净化”行动却悄然拉开了帷幕。清晨6点,莫斯科地铁里弥漫着一股醉人的酒气,一些工人东倒西歪地躺在角落里,沉浸在酒精带来的迷幻世界里。突然,冰冷的冷水兜头泼下,这些醉倒的工人被激醒,他们惊恐地睁开双眼,只见一群身着制服、表情冷峻的克格勃特工晃动着证件,脸上挂着冷笑。其中一名特工大声喝道:“旷工?那就去西伯利亚铁路上班吧!”
这是安德罗波夫上任第37天所发动的行动。他,这位曾经的克格勃主席,深知苏联这个庞大的帝国机器已经生锈已久,内部的腐败和懈怠如同毒瘤一般侵蚀着国家的根基。他决心以特工的强硬手段,为这台机器拧紧螺丝,让它重新运转起来。
在红场旁那座宏伟的中央百货大楼里,总经理像往常一样打开了保险柜。然而,他还没来得及看清里面的东西,就被迅速戴上了手铐。保险柜中,满满当当地塞着瑞士手表和法国香水。总经理惊恐地挣扎着辩解道:“同志,这些都是‘样品’!”此时,安德罗波夫亲自赶到了现场。他身材挺拔,眼神犀利,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房间。他从口袋里掏出放大镜,仔细地查看账本,每一个数字都不放过。然后,他冷冷地质问道:“样品需要配备三辆伏尔加轿车?”总经理顿时哑口无言,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当天,这场“闪电净化”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犹如一场风暴席卷了各个角落。根据统计,全国有153名高管落马。这一行动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让人们看到了安德罗波夫整治腐败的决心。然而,特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