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红色飓风:末代沙皇到苏维埃(1856 - 1991)
第二十七章 阿富汗泥潭与石油诅咒:帝国的黄昏(1979 - 1985)
第一节 入侵阿富汗:勃列日涅夫的越南式错误
一、喀布尔的致命华尔兹:克格勃的谎言游戏
在历史的长河中,1979年9月14日这一天对于阿富汗而言,宛如命运齿轮开始发出尖锐的摩擦声,预示着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阿富汗总统阿明站在喀布尔官邸那略显陈旧却不失威严的大厅里,手中举着一杯伏特加,笑容带着一丝勉强与无奈,与苏联大使普扎诺夫碰杯,说出了那句“为苏阿友谊干杯!”。在那一瞬间,酒杯中的液体轻轻晃动,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而颤抖。
然而,命运的转折来得如此突然。酒杯还未完全放下,窗外突然传来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这声音如同一头愤怒的猛兽,瞬间打破了官邸内原本看似平静的氛围。原来是克格勃策划的暗杀行动出现了偏差,误炸了总统卫队。阿明的笑容瞬间凝固在了脸上,那笑容就像被突然冻结的湖面,再也无法泛起一丝涟漪。他下意识地抓起桌布,用力擦掉溅到军装上的酒渍,那动作显得有些慌乱,同时低声咒骂道:“你们莫斯科的‘友谊’比塔利班的子弹还危险。”这短短的话语,饱含着阿明对苏联背信弃义的愤怒与失望,也预示着阿富汗与苏联之间那脆弱的关系即将彻底破裂。
这场荒诞的暗杀事件,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正式揭开了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序幕。在克格勃总部那弥漫着神秘气息的地图室里,气氛显得格外凝重。勃列日涅夫站在巨大的地图前,手中拿着放大镜,目光缓缓扫过兴都库什山脉那连绵起伏的线条。他的元帅们围在一旁,个个信誓旦旦,仿佛胜利已经在向他们招手。他们说道:“三个月解决战斗,就像1968年的布拉格!”他们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与傲慢,似乎完全没有将阿富汗这个中亚小国放在眼里。
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阿富汗的地形复杂多样,那些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的村庄就像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难以捉摸。在阿富汗的地图上,竟然有80%的村庄连名字都是错误的。这就好比在一场战争中,连对手的基本情况都没有摸清楚,又怎能轻易取得胜利呢?而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更是火上浇油,递上了一份伪造的情报,声称:“阿明即将投靠美国!”但实际上,这位所谓的“反骨仔”刚刚拒绝了中情局的秘密联络。克格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