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连夜写下计划书,半夜才睡下。
醒来时,天已大亮。
这时,丫鬟已经从集市捡鱼鳞回来,正在和沈月沈杏一起清洗鱼鳞。
沈淮见鱼鳞还有半桶,说道,“剩下的鱼鳞洗了晒干,留着以后再用吧。”
晒干的鱼鳞也能用。
沈杏知道后,非常开心,“等过了上元节,我就去集市跟鱼摊老板谈,要是他能帮忙晒干了更好,价格可以谈。”
“这个好,不用担心鱼鳞发臭变味。”
到了晚上,沈淮拿计划书出来。
沈七刀和沈继业看了,纷纷拍手叫好。
但问题来了,他们能用的人太少了。
目前就沈继业能单独谈合作,沈继亮和沈江还差点火候。
毕竟县城的合作,都是沈继业在谈。
镇上的,则是沾了沈淮的光。
至于沈继亮和沈江,还要在练练,毕竟他们只谈过小单,大单没谈过。
“兴州那边什么情况,还不清楚,等去郡城买人回来,在让你爹跟继亮还有沈江过去探路,至于买船,先不急。”沈七刀说,“就是前期得辛苦你爹了。”
沈继业,“等继亮和沈江能自己找人,我就能轻松些。”
“那边我们没熟人,想一下取信,怕是不容易。”沈七刀又看了眼计划书,“不过三郎说的对,我们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我们也要有自己的路子,不然有个万一,我们很被动。”
沈继业,“办法总比困难多,年后去探路回来再商量对策吧。”
沈淮把计划书给沈杏,“二姐看看,不懂的地方你做个标记,明天我跟你讲,大姐也看看,这个对你以后开铺子也有帮助。”
黄氏和林氏识字有限,就没凑合。
“作坊除了继亮伯和沈江哥比较能干外,还有其他人么?”沈淮看向沈七刀和沈继业,“像继辉伯和沈河哥,他们不行么?”
林氏,“继辉那嘴皮还没她婆娘厉害呢,不过他驾车送货倒是一把好手,要是兴州那边走通了,可以让他管车队。
至于沈河,倒是可以试试。”
沈继辉嘴笨,别人说十句,他就一个‘嗯’字。
跟家人或熟人一起,会多说两句。
沈河呢,性子有点随遇而安,其他还好。
沈淮,“除了我们这一脉,几位叔公那边呢,他们人丁比我们还旺,总有几个能干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