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在我寺的典藏中有相关论述,或许可为翻译提供参考。”
众人听后,纷纷围拢过来,共同探讨,在思维的碰撞中,对经文的理解更加深刻,翻译工作也得以顺利推进。
菩提流支看着这热闹而专注的研讨场景,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部《华严经》的翻译,不仅是对佛法的传承与传播,更是大唐佛教界团结一心、共同追求智慧的象征。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华严经》的译文逐渐成形。每完成一部分,菩提流支都会仔细审阅,反复修改,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他仿佛能看到,当这部经典翻译完成后,大唐的信众们沉浸在佛法智慧中的场景,那将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
而李承乾,也在期待着《华严经》早日译完。他希望这部蕴含着无尽智慧的经典,能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大唐子民的心灵,让佛法的光辉在大唐的土地上更加璀璨夺目,润泽每一个角落的百姓,使大唐在佛法的护佑下,愈发繁荣昌盛。
随着《华严经》翻译工作的持续推进,大福先寺内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每天,译经房里都传出高僧们热烈的讨论声,他们对每一个字句的斟酌都饱含着对佛法的敬畏之心。
有一日,在翻译一段关于菩萨修行境界的经文时,高僧们陷入了激烈的争论。
“此句描述菩萨的‘等觉’境界,‘如净满月,普照法界’,若直接译为‘如同纯净的满月,普照整个法界’,是否太过直白,难以体现其深意?”一位高僧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另一位高僧回应道:“但若是表述过于晦涩,又恐信众难以理解。我们需在准确传达佛理与通俗易懂之间找到平衡。”
众人各抒己见,一时难以定论。菩提流支静静地听着大家的发言,心中也在反复思索。他走到窗前,望着寺内正在虔诚诵经的僧众,仿佛从他们专注的神情中得到了灵感。
“或许可译为‘恰似澄澈圆满之月,光映遍照法界诸境’,如此既保留了原文的诗意,又能让信众更易领会菩萨境界的殊胜。”菩提流支转身说道。
高僧们听后,纷纷点头,觉得此译法甚妙,既精准传达了佛理,又增添了几分文采。
与此同时,大福先寺外也热闹非凡。听闻众多高僧齐聚翻译《华严经》,各地的信众们纷纷赶来,他们在寺外虔诚祈愿,希望译经工作顺利完成。一些信众还自发组织起来,为寺内的高僧们提供生活所需,送来了新鲜的蔬果、干净的衣物等。
“能为译经出一份力,是我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