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这么多的粮食盈余,从夏收到秋收那段时间他们一家竟然没有一天挨饿过。
那样日子即便现在想起来都还有些梦幻呢。
科瓦廖夫回想着那段幸福的时光,就连挥动着斧子手臂都感觉更有力气了。
将伐倒的树木锯成大约两米多的长度,这个样子正好可以作为篝火旁的凳子,之后不用了也方便运输和储存。
落在雪地里的木屑也不能浪费,这可是最好的引火物;还有就是树干流淌出来的松脂也不能浪费了,之后可以拿去跟革命军换粮食的。
大家的工作热情很高,在天快黑之前就已经返回了营地。
等革命军的文书清点完了回收的工具之后,伊万·科瓦廖夫的悬着的心也总算是放了下去。
他是真害怕万一数目不对,大家的这顿饭没了就倒霉了。
好在大家在出发前就已经协商好了,彼此互相监督没有造成任何工具的损坏和丢失。
摆在营地边上的木头是男人们拖着雪橇走了两三公里的路给运回来的,此时他们也不喊累,两人一组将圆木放在地上一路滚着往提前挖好的雪坑里送。
在男人们外出工作的时候,营地里的女人和老人们就已经在营地边上挖好了一个个圆形的雪坑。
中间凹陷、四周高,将圆木放进去作为椅子之后刚好就是遮风避雪的地方。
难民们在四条圆木中间燃起了篝火,然后将积雪压在了四周,大概堆了半人高,一个成年人坐下去之后刚好可以露个脑袋出来。
500多人的队伍一共弄了35个这样的雪坑,在这些雪坑中间革命军的人修建了一个简易的舞台。
围绕着几辆野战餐车构建了一个临时的厨房,这里厨师们正在拼命地忙着手里的活计。
“吃饭了、吃饭了,都落座吃饭了。”
根据地的宣讲员拿着铁皮喇叭大声地通知着,难民们也早就钻进了雪坑当中。
伊万·科瓦廖夫伸出手来在篝火边烘烤着,僵硬的手指也总算有了知觉。
他们一家坐着的位置正好就在主舞台下面的第二排,离舞台近、离厨房也很近。
到这时候,科瓦廖夫才有时间好好打量这个舞台。
这里一切都让他有些新奇,跟传统的舞台不一样,这里的除了主舞台之外还延长了一条木制的通道出来将35个雪坑一分为二。
这样设计听说是叶格林提议的,为的就是让演出的同志能够顺着通道走下去让后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