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民兵队支援已经派到了各开垦营地,但文德镇这里的革命军总部却没有丝毫地松懈下来,第二批的民兵支援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
戈尔隆从之前的时候就一直总领革命军的内政工作,此时他的对愈发严峻的问题已经开始焦头烂额起来。
“叶格林带着队伍去开荒累的是身体,我这边耗的是精力。”
“这难民越来越多了,得想点办法啊。”
戈尔隆看着边境传来的报告感觉自己头都大了。
由于在布尼亚克战役最后阶段,敌军的有组织地破坏了南布尼亚克地区的村落。
现在难民们基本都集中在了革命军控制的地区,食物的问题暂时不是特别让人发愁,但除了食物之外所有问题都让人十分头疼。
其中摆在最上面的就是居住、取暖和治安三大问题。
首先居住问题,这基本没解。
房子不是能凭空变出来的,而且即便他们革命军有那个想法去带领难民自己建设房屋也没有足够的地盘和材料。
之前为什么要把三个纵队拆出40个团去开拓北部山区?
为的就是给大量的难民开垦出足够的生活和生产空间。
现在霍米林茨克周边的树林都已经被砍伐大半了,难民们别说搭个木屋子住了,就连取暖都必须靠着前线开垦营地供应的木头才能勉强维持。
“吩咐下去,让文德镇警备团抽调一个营的兵力带着工具出去,去难民中招募青壮负责在荒野上挖地窝子。”
“应聘的民众按照警备团的待遇给予相应的食物和取暖物资供应。”
戈尔隆小心翼翼地计算着革命军的食物储备,虽然外边的那个大胡子时不时还会带点收获回来,但是食物来源实在不够稳定。
总领革命军政务工作的戈尔隆经常被叶格林给戏称为革命军的大管家。
作为掌管后勤和政府工作的负责人,戈尔隆很清楚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不稳定因素是尽量不要去依靠的。
因此,斯塔林的游击队可能带回来的收获并没有被他计算在之后的规划之中。
挖掘地窝子给难民居住只能是一个应急之策,而且还必须让革命军这边的人带队执行才可以。
不然的话,到时候发下去的铁钎、铁铲很可能就不翼而飞了。
这不是什么素质不素质的问题。
难民们在这大雪纷飞的时节待在了荒野上,仅仅靠着自己身上那套破棉衣和一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