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案件编号 "XJ" 被激活的瞬间,老式白炽灯突然滋啦作响,将两人的影子在墙面上拉得扭曲又漫长。
林锋握紧激光笔,红色光点精准落在投影幕布的血迹特写 —— 那摊干涸的暗红在强光下泛着诡异的铁褐色,如同旧仓库墙上永远洗不净的诅咒。"8 月 17 日,城西旧仓库群架事件。" 他的声音裹着金属般的冷意,"当时这片区域正处于拆迁改造的暴风眼,地产商、拆迁队、本地帮派三方势力在此激烈碰撞,推土机的轰鸣混着棍棒相击的脆响,成了那个夏天最刺耳的背景音。"
随着点击声,二十多张现场照片瀑布般倾泻在幕布上。法医镜头里,扭曲的钢管、破碎的啤酒瓶、飞溅的血珠构成一幅狰狞的暴力图腾。当那张蜷缩的尸体照片出现时,火焱不自觉地攥紧了扶手 —— 画面里的少年不过十二三岁,褪色的校服沾满泥浆,苍白的手指以违背人体工学的角度反折,像被踩碎的蝴蝶翅膀。最触目惊心的是腹部那道贯穿伤,外翻的皮肉间隐约可见脏器的轮廓,干涸的血痂在伤口边缘凝结成暗红色的锯齿。
"结案报告里,这具无名尸体始终是个黑洞。" 林锋将照片放大到极致,少年脖颈处的旧疤痕在像素格中化作斑驳的色块,"没有身份信息,没有家属认领,甚至连死亡时间都存在三个小时的误差。更诡异的是..." 他突然暂停画面,"尸检报告显示,致命伤是由两种不同凶器造成的。"
档案室特有的霉味混着油墨气息扑面而来,泛黄的尸检报告在冷白光线下微微卷曲。第 37 号档案袋里,少年的生命体征数据刺痛着每一个字符 —— 身高 145 厘米的躯体仅承载 32 公斤重量,锁骨与肋骨在 X 光片下如同嶙峋的枯枝,记录着长期营养不良的残酷真相。
最触目惊心的是双手的伤情照片:尺骨与桡骨如同被精密仪器击碎的陶瓷,放射状的骨折线以手腕为中心呈星芒状炸开,每道裂痕间距精确到毫米级,断面平整得近乎诡异。法医在备注栏用红笔标注:"非常规钝器伤,施力者对骨骼结构有专业认知"。青紫瘀斑沿着尺侧腕屈肌的走向蔓延,形状恰似成年人握紧钢管的弧度,皮下组织间的血肿如同未愈的暗紫色胎记,无声控诉着那场有预谋的暴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掀开染血的蓝白条纹病号服,法医手套下的指尖微微发颤。少年苍白如纸的腹部横陈着一道狰狞裂口,宛如被巨兽撕开的深渊。伤口呈近乎垂直的 8 厘米长缝,外翻的皮肉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