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武自然不会这么认为。
那么可能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朱棣还是心疼这个儿子,即便知道这样做,未来会有一些隐患,但最终还是随了朱高煦的意。
一想到这里,蓝武却是突然就有了一些失望。
直到此刻他才发现,原来和自己想法最为合拍的人,从始至终都只有那位洪武大帝而已。
恐怕也只有他才会狠得下心,把自己的诸多儿子分封去海外。
如今太原送走了晋王朱棡,却是又迎来了汉王朱高煦。
这位汉王去往太原,当年朱棡需要承担的责任,他不再需要承担,但他有一种预感,朱棡造的孽,恐怕这位汉王还要再造一次。
“夫君,你不开心?”
旁边的朱芷容明显感受到了蓝武的心绪变化,不由问道。
“呵呵,没什么!”
“只是感觉你二哥若是来了太原就藩,恐怕咱们就要闲不住了。”
他笑着道。
即便是面对朱芷容,有些事情,他也是不可能真就如此说出口的。
毕竟他如今乃是戍守边境,手握几十万大军的大将军,身份敏感,若是他不想要朱高煦来太原就藩的想法传扬出去。
那恐怕就连朱棣也会对自己猜忌的。
朱芷容闻言却是歪着脑袋看了蓝武一眼,直觉告诉她,蓝武这一次应该是并没有把话说尽。
但她却很是聪明的没有再追问。
时间悄然流逝。
眨眼永乐四年就悄然过去,时间来到了永乐五年正月。
蓝武不知不觉间已经在北平戍守了两年时间。
本来若是没有南方那一场大灾,今年差不多就是北伐之年了。
但可惜,南方这一场大灾,却是让大明至少消耗了两场北伐所需要的物资、粮食,自然北伐就只能延后了。
北平大将军府中,蓝武又一次接到了京城送过来的奏疏。
从永乐五年开始,朝廷正式把北平改名为北京,设立北直隶,朝廷实行两京制。
其实在今年第一次大朝会上,朱棣甚至直接当庭就提出了迁都的设想。
不过这件事却是直接就被群情激愤的奏疏给淹没了,文臣们反对的理由很充分。
北平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旧元的大都,我堂堂华夏礼仪之邦,怎么可能去一个蛮夷的都城设立为京城呢?
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当然这只是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