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荒,开矿。"李长风轻描淡写,"总好过让他们饿死在中原吧?"
李自成盯着海图,眉头紧锁。他想起那些跟随自己拖家带口的流民,有时一天就饿死几十人。若能给他们一条活路...
"侯爷要多少?"
"首批五千人。"李长风眼中精光一闪,"我可以预付一百支枪。"
谈判持续到深夜。最终,李自成咬牙应下这个近乎卖人口的交易。作为添头,李长风答应派教官训练农民军使用火器,但严令禁止任何燧发枪技术外泄。
"对了,"临别时李长风似笑非笑地提醒,"孕妇和匠人加倍计算。孩童...减半。"
......
一个月后,河南洛阳郊外。
第一批一百支火绳枪运抵农民军大营。李自成亲自试射,那震耳欲聋的声响和刺鼻的硝烟让围观将士既惊又喜。
"装药!"教官高声示范,"压实!装弹!点火!"
火绳缓缓燃烧,最终引燃药池。"砰"的一声,五十步外的木靶应声而碎。
"好!"农民军将士欢呼雀跃。
只有周德福注意到,这些火绳枪比他在威海卫见到的燧发枪笨重许多,射速也慢了三倍不止。更麻烦的是遇到雨天几乎无法使用。
"别不知足了。"田见秀拍拍他的肩,"总比大刀长矛强。"
当夜,农民军开始在各营挑选"移民"。按李自成规定,只选自愿者,且同村同族者尽量不拆散。但乱世之中,为了一口饭吃,报名者竟远超预期。
"去了有地种,有屋住,总比饿死强!"一个瘦骨嶙峋的老汉拉着孙子报名。
李氏站在周德福身边,看着长长的队伍,眼中含泪:"当家的,这到底是救人还是..."
周德福沉默不语。他想起了威海卫那些黑洞洞的炮口,和燧发枪齐射时震天动地的威力。李长风要这么多人远渡重洋,真的只是种地挖矿吗?
......
三个月后,澳洲北部达尔文港。
第一批五百名移民踉跄着走下舷梯,被眼前的荒凉景象惊呆了。一望无际的红土地,陌生的植被,还有那些从未见过的跳来跳去的动物。
"此地...真有活路?"一个书生模样的人颤声问。
"排好队!领工具!"水手们吆喝着,"识字的站左边!"
港口简易工棚里,移民们领到了铁锹、锄头和种子。几个懂医术的被单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