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丹陛陈情凝血泪
卯时三刻,金銮殿内烛影摇红。
黛玉伏在丹陛上,指尖攥着验丝镜残片,镜角刺破掌心却浑然不觉。她望着御座上的皇帝,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腰间所佩玉珏竟与祭池玄武岩纹路相似。贾政跪呈的《金菊盟逆案录》在金砖上投出暗影,恰如一条毒蛇盘住贾母的绣鞋。
“启禀陛下,”宝玉叩首时,麒麟剑穗扫过金砖裂缝,“此镜中影像,皆由金菊粉与双生血契显形,臣愿以贾家满门性命作保,所言句句属实。”
贾母却冷笑出声,银发在晨雾中泛着霜色:“皇上明鉴,这对小儿女素日爱读杂书,竟将戏文里的‘双生替身’搬到朝堂,分明是中了邪祟!”她袖口滑出的金菊纹帕子落在地上,与黛玉腕间银镯内侧的蛊纹形成诡谲呼应。
殿外忽有北风呼啸,卷着细雪扑在琉璃瓦上。黛玉抬头,见宝钗被侍卫押在廊下,蜜合色夹袄已被血渍浸透,金锁却不见了踪影。两人目光相触时,宝钗忽然露出释然的笑,那笑容竟与验丝镜中甄家小姐的残影重叠。
“传薛姨妈。”皇帝的声音如冰棱断裂。
薛姨妈被搀着进来时,鬓角的金菊纹钗子歪在一边,露出耳后“右使”刺青——那是金菊盟高层的标记。她踉跄着跪下,指甲深深抠进金砖:“皇上饶命!老身都是听老太太吩咐……”
“住口!”贾母厉喝,拐杖重重砸在地上,“当年甄家灭门,是你献计用‘狸猫换太子’,与我何干?”
黛玉浑身一震,终于明白为何自己与宝钗容貌相似。她摸出如雪给的发丝,与宝钗的鬓发并置案上,两缕青丝在验丝镜残片下竟渐渐交融,显露出“双生同命”四字。
“双生血契,需以同胞血脉为引。”贾政翻开《甄氏宗谱》,“二十年前元宵,老太太从江湖术士手中购得双生女婴,一个养在蘅芜苑充作替身,另一个……”他声音哽咽,“竟是臣妹贾敏所出。”
殿内响起倒抽冷气声。宝玉猛然抬头,想起黛玉曾说“我自江南来,本是无根草”,此刻方知她竟是自己的嫡亲表妹。黛玉则望着贾母,想起从小到大的慈爱关怀,原来都是为了血祭铺路,眼中顿时泛起泪光。
第二折 蘅芜旧梦碎如尘
巳时正,蘅芜苑一片狼藉。
宝钗被押解回院时,看见满地狼藉的冷香篆灰烬,忽然想起初进贾府那日,贾母拉着她的手说“这孩子竟比颦儿还像我贾家女儿”。如今想来,那笑容里藏着的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