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记共鸣,显形出船底的火药舱——数百桶火药整齐排列,引信连接着船头的巨大烟花。一旦引爆,整条秦淮河都将陷入火海。更可怕的是,镜光里映出倭寇在每艘商船底部安装了水雷,只要画舫爆炸,连锁反应将摧毁整个漕运枢纽。
就在此时,画舫四周突然杀出数十艘快船。倭寇高举金菊纹灯笼,弩箭破空而来。黛玉反应迅速,甩出银针封死最近的引信,验丝镜红光笼罩全场。宝玉挥剑斩断锁链,麒麟剑鞘与船柱暗记共鸣,打开了藏在桅杆中的机关——数百枚淬毒的透骨钉射向倭寇。
混乱中,探春突然现身。她身着一袭猩红嫁衣,头戴凤冠,却难掩眼中的阴鸷。嫁衣上用金线绣着金陵十二钗图案,却都被绣成了狰狞的鬼脸。"林黛玉,贾宝玉,你们以为能阻止得了?"她冷笑着,手中把玩着枚刻着金菊纹的玉佩,"金陵十二处渡口,早已布下天罗地网。"验丝镜疯狂震颤,镜光里浮现出探春在海外与井上家主密谋的场景:她站在甲板上,身后是堆积如山的火器,脸上带着陌生的狠厉。
第四折 荣府秘室揭真相
子时初刻,荣国府内一片寂静,只有更夫打更的梆子声在夜色中回荡。黛玉与宝玉悄悄潜入贾母生前的书房。屋内陈设依旧,湘妃竹帘在穿堂风中轻轻晃动,案头的《女诫》还保持着贾母最后翻阅时的折痕。
验丝镜扫过博古架上的《群芳谱》,镜光里显形出暗格机关。推开后竟是间密室,墙上挂满金陵十二钗的画像——每幅画的衣饰纹样,都与倭人密信中的暗号对应。
宝钗的金锁纹样出现在倭寇军旗上,湘云的金麒麟图案刻在火器扳机处,最令人心惊的是探春的判词图,凤冠上的珠翠竟被换成了金菊纹。
"老祖宗早就知道这一切。"黛玉抚摸着探春画像的袖口,那里绣着的金菊纹与白鹭洲画舫的灯笼如出一辙。她想起贾母生前总爱握着探春的手看账本,此刻才明白,那是在试探她是否被倭人收买。画像背面用朱砂写着小字:"三丫头的风筝,终究断了线。"
宝玉的剑鞘突然卡住地砖缝隙,铁锚纹与地面暗记共鸣,打开了第二层密室。里面堆满泛黄的奏折,每份都用朱砂圈着"倭患漕运火器"等字眼。奏折间还夹着妙玉的亲笔信,信中写道:"丹方可破火器,舆图能解危局,唯需十二钗同心协力。"信纸边缘画着简笔画:十二支不同的簪子围成圆圈,中间是燃烧的漕船。
紫鹃捧着个檀木匣进来:"这是鸳鸯姑姑临终前藏在佛堂的。"匣中装着完整的《金陵舆图》,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