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寒塘残荷现密信
秋分次日,潇湘馆笼罩在细密的雨幕中。黛玉斜倚湘妃榻,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窗棂,听芭蕉叶被夜雨打得东倒西歪,发出沙沙声响。案头的验丝镜突然泛起微光,铜质镜面微微发烫,似是感应到即将到来的变故。
紫鹃抱着一摞家书匆匆而入,素白的信笺边缘沁着暗红痕迹,在烛火映照下泛出诡异的光泽。"姑娘,这封信来得蹊跷。"紫鹃声音里带着不安,"是从东市飞鸽传书送来,鸽腿上还缠着半截金菊纹布条。"
黛玉接过信笺,展开时闻到淡淡血腥味。几行蝇头小楷在验丝镜下显形:"栖霞山阴,枯槐第七,玉匣藏秘"。字迹虽工整,却透着几分颤抖,似是写信人在极度恐惧中所书。她指尖轻抚信笺,忽觉纸背有细微凸起,对着烛光细看,竟是用针刺出的金菊纹样——正是倭人密会时常用的标记。
"这血中混着西域见血封喉毒。"黛玉将银针探入血迹,针尖瞬间变黑。验丝镜红光暴涨,镜光里浮现出聚盛号老板娘在药庐调配毒药的场景:她戴着人皮面具,正将墨绿色粉末混入鸽食。
宝玉听闻消息匆匆赶来,麒麟剑鞘刚触到门槛,便与地面青砖产生共鸣。暗格里滚出半块羊脂玉佩,雕工精细,正面刻着"平安"二字,背面却阴刻着倭文符号。验丝镜扫过玉佩,镜光里映出尤二姐临终前的画面:她蜷缩在床榻上,颤抖着将玉佩塞进乳母手中,窗外闪过戴着金菊纹面罩的人影。
"这玉佩与宁国府密室的暗锁纹路相同。"宝玉皱眉道,剑鞘轻轻叩击地砖,地面青砖翻转,显形出地下密道入口。霉味混着铁锈气息扑面而来,墙缝里还嵌着半截染血的金菊纹布条。
正当二人准备探查密道时,窗外突然传来瓦片轻响。三个蒙面人翻墙而入,手中长剑泛着幽蓝寒光——剑刃淬了蛇毒。
宝玉挥剑迎敌,麒麟剑鞘与剑刃相撞,迸发出耀眼的火花。黛玉甩出银针封住为首者穴道,验丝镜抵住他咽喉:"说,玉匣里究竟藏着什么?"那人狞笑一声,咬破口中毒囊,瞬间气绝身亡,嘴角溢出黑血在青砖上晕开,竟形成一朵金菊形状。
第二折 栖霞古槐寻秘匣
巳时三刻,栖霞山被薄雾笼罩。黛玉女扮男装,身着灰布短打,外披青布斗篷,与宝玉沿着崎岖山道前行。山间寂静得可怕,只有偶尔传来的乌鸦叫声,更添几分阴森。验丝镜不时扫过沿途草木,镜光里闪过倭人探子的身影,他们身着黑衣,行动诡秘,腰间金菊纹玉佩在树叶间若隐若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