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宝玉策马狂奔,远远望见运河上的盐船连成一片火海,东南风裹挟着热浪,将火焰直推向明远楼的方向。乾隆的龙舟停在江心,甲板上人影慌乱,而顺天府尹的官船,正缓缓靠近龙舟。
"快!"宝玉挥动麒麟剑,劈开拦路的倭国浪人。那些浪人胸口都刺着未完成的火凤,手中的锁镰缠着蛇形锁链,与两淮盐运使司遇袭时的兵器如出一辙。黛玉甩出银针,验丝镜扫过浪人的衣襟,发现里面藏着的火折,绸布上绣着的残菊纹,在镜光下竟显出血色。
周舵主带着漕帮兄弟从水路赶来,铁锚砸向顺天府尹的官船。船板破碎处,露出底下码放整齐的盐引,每张都绣着残菊,与运河沉箱里的证据完全吻合。"大人!"一名盐丁跳出来,"陈廷敬那狗官说,只要圣驾..."他的话被锁镰割断喉咙,鲜血溅在绣着九龙纹的贡缎上。
黛玉冲进明远楼,验丝镜扫过四周的贡缎。金丝组成的云纹里,果然藏着引火线路,每道拐点都对应着松木梁柱。更可怕的是,她在戏台上的《蚕织图》帛画后,发现了半块玉玺拓片——九龙纹边缘渗着靛青,与顺天府尹密信上的染料相同。
"圣上呢?"宝玉挥剑逼退两名死士,剑鞘上的漕帮铁锚纹泛起红光。一名受伤的侍卫挣扎着爬过来:"方才...方才有人假传圣旨...说要移驾..."他的手指向藏宝阁的方向,便气绝身亡。
黛玉的金锁突然发出刺耳的鸣响,她捂住耳朵,脑海中闪过李师傅女儿的话:"父亲说,贡缎上的每根金线,都该绣着百姓的安稳。"验丝镜扫过地面,发现几串血迹,顺着血迹追去,竟在密道入口处,看见乾隆的明黄缎袍一角。
"他们要劫持圣上,"黛玉声音冰冷,"用假的玉玺拓片,伪造圣旨!"她展开从白鹭洲搜出的图纸,上面"明远楼"红圈旁,用极小的字写着"圣上观考处",而此刻,那里正浓烟滚滚。
宝玉握紧麒麟剑,剑鞘上的漕帮铁锚纹与图纸上的标记重合。"走,"他拉起黛玉,"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得逞!"两人冲进密道,潮湿的石壁上每隔三步就刻着红豆——正是李师傅徒弟们留下的求救信号。
第五折 密道深处险象生
密道里弥漫着腐臭的气息,黛玉的验丝镜照亮前方,发现地上散落着几具尸体。他们都是荣国府的小厮,胸口刺着未完成的红豆——正是李师傅教给女儿的针法。更令人心惊的是,每具尸体手中都攥着半片纹版,拼起来竟是荣国府到明远楼的路线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