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谷雨次日,玄武湖畔的垂杨正泛新绿,乾隆的画舫悄悄泊在芦苇深处。黛玉隔着竹帘,看见圣上穿着商贾服饰,手中握着从薛家绸缎庄搜出的贡缎,验丝镜的金光在他眉间投下深影。
"长公主,"乾隆的指尖划过缎面的红豆纹,"这些年朕穿的贡缎,竟藏着这么多血债。"他展开顺天府尹的密账,"倭国用硫磺换春闱真题,再用真题拉拢考官,层层贪腐,都藏在这经纬线里。"
宝玉握着从倭人处缴获的纹版,剑鞘上的漕帮铁锚纹与纹版边缘的齿痕重合:"圣上,五月十五的献玺仪式,怕是逆贼最后的反扑。"他指向纹版上的玄武湖地形图,湖心亭的标记旁画着金菊与残菊,"他们想在祭天之时,用假玉玺逼宫。"
黛玉的验丝镜扫过乾隆手中的贡缎,发现"龙章"二字的金丝里藏着极小的漕帮暗语:"五月十五,玄武湖底藏着火药,引信就在..."她的声音突然哽咽,因为暗语的终点,正是李师傅衣冠冢的位置。
湖畔突然传来喧哗,几个锦衣男子抬着口朱漆木箱经过,箱角绣着的金菊纹在验丝镜下显出血色。黛玉示意宝玉跟上,自己则转向湖边的织工——他们正在赶制祭天用的华盖,每针每线都绣着红豆,却在边缘藏着漕帮的"警急"标记。
"大姐,"黛玉装作买绣品的小姐,"这华盖的针脚真密,可是宫里的样式?"织工大姐抬头,眼中闪过惊讶:"姑娘好眼力,这是李师傅传下来的'太平纹',每颗红豆都对着玄武湖的方位。"她的指尖在缎面轻点三下——正是漕帮"有密"的信号。
紫鹃趁机递上从薛家搜出的样笺,织工大姐的瞳孔骤缩:"这残菊纹...去年冬天,有个倭国商人非要我们绣在华盖边缘,说是什么'金菊贺寿'。"她突然压低声音,"姑娘可知,这华盖的支柱里,藏着会冒青烟的香?"
黛玉的验丝镜扫过华盖支柱,金丝纹路里果然藏着引火硝石。她忽然想起李师傅临终前的话:"贡缎上的每根金线,都该绣着百姓的安稳。"此刻这些金线却成了逆贼的凶器,而织工们正用红豆针脚,悄悄传递着最后的警讯。
第四折 织工碑前理千丝
四月廿三,织工纪念馆奠基仪式在白鹭洲举行。黛玉看着李师傅的衣冠冢前,摆满了百姓自发献上的红豆灯、织机零件,忽然听见石碑基座传来"咔嗒"轻响——竟是个暗格。
"姑娘,"李师傅的女儿抱着新绣的缎面跑来,"爹爹说过,碑下藏着给长公主的信。"暗格里的梨木纹版上,用金粉绣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