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御花园的民魂树已抽出新枝,枝头挂着百姓送来的万言书,“让贾环去办,今后海贸只准运民生物资,违令者——”他顿了顿,“让百姓自己定罚则。”
宝玉的麒麟玉佩突然发烫,映出密报夹缝里的小字:“顺天府尹私扣红豆种,被百姓用《民约》告到都察院。”他想起昨夜在朱雀巷看见的场景:老学究们捧着残卷,教孩童用红豆摆出“司法”二字,不禁笑道:“圣上,不如将民魂树的红豆分赐军机处,让他们尝尝百姓的‘规矩’。”
第三折 扬州瘦西湖灯影
扬州瘦西湖的画舫上,黛玉掀开探春的来信,信笺用倭国宣纸写成,散发着红豆香:“姐姐可知,九州岛的百姓竟把火凤灯绘在船帆上?他们说,看见灯影就像看见金陵的民魂树。”信末夹着片染血的布帛,“军机处暗桩伏击民船,被倭国浪人用红豆镖击退。”
紫鹃捧着新制的火凤纹锦囊,囊底绣着“民运”二字:“姑娘,漕帮弟子在运河底捞出块石碑,刻着‘漕运千秋’,却被百姓凿去‘漕’字,只留‘运千秋’。”她忽然指向湖面,百盏火凤灯顺流而下,每盏都系着百姓的祈愿签,“扬州盐商说,今后只卖百姓用的粗盐,不卖贡盐了。”
画舫突然被拦住,船头站着个戴枷的盐运使,枷板上刻着“私扣民种”四字:“长公主救我!”他看见黛玉的金锁,突然叩头,“百姓说我违了《民约》第三条,要把我枷在民魂树下三日!”
黛玉望向岸边,果然有百姓抬着《民约》赶来,为首的正是王老汉。她的金锁与枷板上的火凤纹共鸣,竟将“私扣民种”四字震成粉末:“《民约》有云,官员违令,百姓可议。”她对王老汉笑道,“但念他初犯,就让他在民灯馆抄写《民运章程》百遍如何?”
百姓们轰然应诺,盐运使被带走时,腰间的玉坠掉在甲板——是刻着“民”字的红豆雕件。黛玉忽然明白,探春信中说的“民魂生根”,原是连官员的佩饰,都不知不觉换了模样。
第四折 军机处里翻民典
紫禁城军机处的烛火通宵未灭,贾环握着探春的海图,火凤纹腰牌在卷宗堆里格外醒目。案头摆着顺天府送来的《民怨录》,每页都画着百姓自创的火凤符号:“宝公子,扬州盐运使司的亏空,竟被百姓用红豆种补上了。”他忽然压低声音,“但粘杆处密报,有人在离火殿旧址私刻龙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宝玉的麒麟玉佩映出窗外的民魂树,树影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