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看见探春的字迹:“海那边的‘民魂碑’前,中原与倭国的百姓共植了棵红豆树,树根缠着离火殿碎岩。”她摸着金锁上的划痕,忽然听见朱雀巷传来欢呼声,是百姓们抬着“民灯馆”的匾额走向顺天府。
宝玉握着从养心殿带出的“民灯盟约”,玉上的火凤羽翼终于完整:“贾环说,圣上昨夜在军机处题了块匾,叫‘民为贵’。”他指向窗外,秦淮河上的灯影聚成更大的火凤,灯面上写着“免赋三年”“开海通商”——正是百姓们在祭天台喊出的诉求。
黛玉望向秦淮河,河灯顺流而下,照亮每寸水波。她忽然明白,残卷里的“未央”,从来不是皇权的永固,而是民心的长明。探春在海外立的碑,百姓们在祭天台举的灯,还有乾隆被迫写下的“民为贵”,都是同一个真理:
民魂如灯,永不熄灭;民心所至,即是天阙。
“该给残卷写新章了。”黛玉提笔,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就写——民灯长明照九州,焚尽阴霾照千秋。”她望向宝玉,玉上的光芒与金锁交相辉映,“三妹妹在海外种下的红豆树,终有一日会开花,就像民心,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能长成照亮天下的火凤。”
夜风拂过残卷,露出页角探春的附笔:“姐姐,海那边的孩子问,火凤会老吗?我告诉他们,火凤在百姓的灯里,永远年轻。”黛玉笑了,将笔搁在砚台上,听见远处传来更鼓,不再是森严的梆子声,而是百姓们敲着火凤灯的欢快节奏——那是属于万民的长明之灯,照亮《金陵烬未央卷》的新篇,也照亮封建末世里,民心觉醒的漫漫长路。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金陵烬未央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