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漕船突然剧烈摇晃,某箱寒铁引倾覆入江。黛玉扶栏下望,只见铁锭在漩涡中排列成北斗七星状,天枢位正指向北静王府别院。宝玉用撑篙勾起最近那块铁引,底面赫然錾着"御赐北静王"的暗纹——这分明是三年前圣上赏给王爷镇宅的北海玄铁。
"捞那个青瓷瓶!"黛玉指向漩涡中心。衙役们撒开铁网打捞时,瓶身突然自爆,飞溅的瓷片中裹着张泛黄信笺。贾敏簪花小楷写的"双生祭"三字被水渍晕开,夹层里却露出北静王侧妃的笔迹:"借林府双子,通东海盐路。"
江心忽起异响,三百个瓷瓶同时震颤。黛玉握紧半枚玉钥匙,发现匙柄暗藏的机括竟与北静王府祭器上的纹路吻合。紫鹃颤抖着捧来铜盆,盆中倒影里,那些瓷瓶排列的方位,正是大观园省亲别墅的亭台布局。
"癸卯年惊蛰..."宝玉念着最新打捞的航海日志,声音陡然凝滞。日志空白处用明矾水写着:"以双生女心头血淬铁,可破海禁。"字迹在晨光中逐渐显形,纸页间夹着的干枯桃花,正是黛玉及笄那年落在葬花冢上的那瓣。
矿洞方向突然传来爆炸声,幽蓝火焰窜至半空。黛玉手中玉钥匙突然发烫,那些沉入江底的寒铁引竟浮出水面,每一块都显出血色纹路——连起来正是荣国府祠堂暗阁里的那幅《东海盐路图》。宝玉用剑尖挑起最近铁引,背面錾刻的微型海船,桅杆上挂着探春远嫁时的九鸾旗。
"姑娘!这襁褓..."紫鹃抖开新打捞的锦缎,双鱼纹缺了眼珠的位置,正嵌着半枚带血的倭国神符。黛玉用银剪挑开夹层,丝帛上密布的针孔在晨光中投射到舱壁——竟是妙玉失踪前夜,在栊翠庵地砖上刻过的梵文咒语。
辰时的晨钟自金山寺传来,江面突然浮起无数青铜铃铛。黛玉认出这是贾府祭祖用的往生铃,每个铃舌都穿着半片婴孩指甲。最末那枚铃铛裂痕处塞着纸卷,展开竟是林如海绝笔:"双生祭炉乃不得已,留此残铁证奸佞。"
漕船突然调转航向,黛玉扶住船栏时摸到暗刻的纹路。晨光照亮栏柱上密密麻麻的"正"字刻痕,最新那道横竖恰是三百之数——与东瀛商团订购的新犁头数目完全一致。她猛然醒悟,这船栏竟是三年前薛蟠走私案中失踪的南海铁木所制。
江风掀起黛玉的素纱袖,腕间灼伤不知何时凝成双鱼纹血痂。宝玉用帕子擦拭时,帕面竟显出遇血显形的海防图——正是二十年前被焚毁的《东海卫所志》残卷,图中标注的暗礁方位,与此刻江心漩涡的位置分毫不差。
这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