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她妆奁暗格里的残玉相拼,竟合成双鱼含珠的圆满图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姑娘看瓶底!"紫鹃颤抖着捧起碎瓷片。釉下暗藏的九黎火凰纹在月光中浮动,凰眼处的钴蓝恰是当年元春省亲时,赏给各房的海外贡釉。黛玉忽然记起,那批贡釉入库次日,库房便起了场蹊跷大火。
子时的更鼓自江岸传来,黛玉握着玉珏的手突然刺痛。那些散落的青铜铃铛无风自动,奏出的曲调竟是贾敏临终前哼唱的摇篮曲。宝玉用匕首划开最近那枚铃铛,内壁赫然刻着林如海的字迹:"双生祭炉日,盐路通天时。"
第五折 破晓时分验沉冤
卯时的晨雾裹着铁腥气漫过江面,黛玉望着第七箱寒铁被打捞出水。衙役的灯笼照在"丙戌"錾痕上,暗红锈迹竟如血脉般在铁纹间游走。她伸手欲触,宝玉忽地攥住她手腕:"这血沁..."话音未落,铁引突然腾起青烟,黛玉腕间旧伤渗出的血珠滴落铁面,竟发出沸水浇雪的嘶响。
"取寒潭水!"紫鹃捧来铜盆的手在抖。水泼铁引的刹那,雾中浮现出扭曲人影——分明是十六年前的寒铁炉前,两个襁褓被投入火中的场景。黛玉踉跄后退,绣鞋踢翻妆奁,半枚玉钥匙滚落甲板。钥匙触及湿铁的瞬间,江心突现漩涡,数十个塞着襁褓的瓷瓶如亡魂浮出水面。
"丙戌年腊月造..."宝玉念出最近瓷瓶的底款,指尖抚过釉面冰裂纹。这开片纹路与贾敏陪嫁的甜白釉观音瓶如出一辙,只是釉下暗藏的九黎火凰纹在晨光中泛着诡谲的钴蓝。黛玉用匕首撬开瓷瓶封蜡,腐败锦缎里裹着的长命锁"当啷"坠地——正面"林"字缺了木旁,背面九黎图腾却完整如新。
紫鹃突然指着锁链:"这缠法!"三股赤金丝绞成的链节,正是贾府暗卫传递密信时用的"生死结"。宝玉用银针挑开第三处绞口,夹层里掉出半张盐引残票,朱砂印鉴的裂痕与昨夜船老大胸口的烙印完全契合。
江风送来焦苦味,黛玉抬眼望向矿洞方向。浓烟中腾起的幽蓝火焰,在空中扭曲成双鱼戏珠的图腾。她猛然想起胞姐信中那句"珠联璧合日,血债血偿时",抬手摸向颈后胎记,指尖触到一片滚烫。
"姑娘看这铁引!"紫鹃的惊呼带着哭腔。浸泡过血水的寒铁表面浮出密纹,竟是林如海亲笔所书的《盐政革新疏》残页。黛玉用铜镜折射晨光,照见被刮去的原字:"...借倭商之力"被改为"...剿倭寇之功",墨色深浅不一处还残留着甄家私印的边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