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绣院的晨露总带着丝帛的清香。苏若雪推开院门时,正见练云铮在演武场教小绣匠们“绣剑基础式”——他手中的竹剑缠着金蚕丝,剑尖划过晨光,竟在空中留下淡淡的彩线轨迹,像极了苏绣中的“游针绣”。
“苏师姐你看!”一个扎着总角的孩童举着木剑欢呼,他模仿练云铮的招式劈向木桩,剑穗上系着的蜀锦碎片突然发光,在木桩上印出半朵牡丹纹。林羽端着新制的“绣灵膏”从药房走出,药膏里掺了云锦金蚕丝磨成的粉,专治练剑时的磕碰伤:“这孩子是牡丹阁坊主的孙子,天生能感应绣灵呢。”
花无缺的书房堆满了各地送来的绣谱。他正将吴门绣坊的“乱针十二法”与诸葛锦坊的“盘绦星纹”誊抄在同一卷帛书上,笔尖沾着的墨汁里混了太湖水,写出来的字迹遇光会浮现云纹:“昨日收到西域传来的消息,那边的‘艾德莱斯绸’匠师想求见,说他们的织法里也藏着类似绣灵的力量。”
苏若雪接过帛书,指尖抚过字迹间流转的云纹,突然想起玄阴教覆灭时,噬天柱倒塌的烟尘里,曾飘出一缕极细的银丝,那银丝上的纹路既非苏绣、蜀锦,也非云锦,倒像是某种西域织物的经纬。“看来绣灵的脉络,比我们想的更广。”她望向院外的洛阳城,市集上已有人叫卖印着三绣合璧图的帕子,“江湖之大,还有更多绣道等着我们去发现。”
这日午后,绣院来了位特殊的访客——一身粗布衣衫的老者,背着个装满丝线的藤筐,筐里躺着块褪色的毡毯,毯上的葡萄纹虽陈旧,却透着股蓬勃的生机。“老汉是吐鲁番来的织绸匠。”老者抚着毡毯叹道,“三年前玄阴教的人去过西域,说要收我们的‘灵绸丝’,被匠人们拼死挡回去了,但从此织出的绸子总带股寒气。”
花无缺接过毡毯,发现葡萄纹的间隙藏着细小的冰晶状纹路,与玄阴教的“蚀灵线”有三分相似,却又多了西域织物特有的“砂纹”:“这是被邪力浸染的灵绸,得用正阳之气净化。”他取来天工绣院的“合灵炉”,炉底刻着三绣合璧图,将毡毯放进去后,练云铮吹起《绣匠歌》,炉中竟升起三色火焰,分别映出苏绣的水纹、蜀锦的星芒、云锦的日光。
半个时辰后,毡毯上的寒气渐渐消散,葡萄纹重新变得鲜活,甚至有片叶子的纹路里,渗出了颗晶莹的“露珠”——那是西域灵绸特有的“凝露纹”,据说能滋养万物。老者捧着毡毯老泪纵横:“多谢仙师!我们西域的织法,终于能传下去了!”
入夜后,绣院的藏书阁突然传出异动。苏若雪赶到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